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演变论文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演变论文

ID:26024914

大小:80.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24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演变论文_第1页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演变论文_第2页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演变论文_第3页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演变论文_第4页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演变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演变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演变论文(共2篇)  第1篇:市场经济条件下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  1.市场经济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影响  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转变的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遗产是具有多元价值的社会文化资源,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的发育可以促进城市历史遗产的市场化利用,促使日益衰退的资源得到价值重现。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的经济,多元化的利益主体面临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回报周期,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出现大量的市场化利益冲突

2、,并由此带来的“破坏性开发”与“破坏性保护”正在大量的吞噬着我国日益稀少而珍贵的历史遗产资源,不少地方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旧城拆迁、改造与发展的过程中时有破坏。[1]  因此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保护什么和怎样保护,如何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面对古城,如何处理好城市的历史资源保护与未来发展的关系,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2.汉中历史文化名城概况及保护存在问题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汉中盆地,素有“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之称,是我国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  自

3、从被确立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汉中名城已有二十多年的保护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历史风貌和历史街区基本上被完整的保护下来,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但保护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清晰地把握影响和制约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才能有的放矢,使之得以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2.1缺乏资金保障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管理影响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目前汉中仍然无法摆脱经济条件的限制,名城保护发展中涉及到大量居民外迁安置费用、历史建筑修缮维护费用、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改造费用、居民物质生活环境改善等大量资金,数额

4、巨大,如果仅靠政府财政支出恐怕难以完成。  2.2未处理好建设与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  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文化名城保护之间的矛盾,使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延续受到了较大影响。部分历史街区的建筑被推倒重建、改建或被蚕食,部分街区内插建了不少现代建筑。在古城区,一批传统的建筑被拆除,一些百年老店变得徒有虚名。[2]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交通基础设施铺设工程,造成汉中历史街区消失,古城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关历史街区经历了大规模的改造建设,各种近代建筑拔地而起,传统肌理遭到严重破坏,区内仅存一处传统民居院落。  2.3孤立地进行某些文

5、物保护,没有对外部空间环境进行整体控制  城市开发建设中,仅仅是对文物景点、历史遗迹采取个体保护措施,对其外部空间环境缺乏设计,与周围城市环境缺乏有机融合,忽视对老城整体风貌的保护和控制。整体保护意识的缺乏,使汉中老城规划控制高度不断被突破,成为老城风貌不断遭到“建设性破坏”的重要原因。  3.市场经济条件下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构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2010年《汉中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篇规划深度略显不够,在内容上也需要改进,故编制《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项规划以适应时代需求,

6、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保护规划体系,促使汉中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的同时可以得以发展。  3.1保护范围与保护重点  历史文化名城范围  为了使保护规划在实施时更具有可操作性,更能够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根据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状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中确定了“历史文化名城范围”和“历史文化名城影响范围”。全市总体历史文化保护框架共包含四个空间层次。分别为:  历史城区层次——南宋始建、明清整修并延续至今的汉中老城区范围。  天汉水城层次——与历史城区关系密切的周边山水形胜格局。  汉中盆地层次——汉中盆地是汉中市域范围内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

7、,是汉中市历史文化的聚集区。  秦巴山区层次——“秦巴山区生态基底与蜀道遗产保护”圈域。秦巴山区是汉中的生态基底。  3.2市域历史文化保护  市域历史文化保护内容包括:①保护汉中市域的自然基底。重点突出对秦巴山区、江河水系整体关系与空间格局的保护,突出汉中“山水形胜”的整体空间关系;②保护勉县、城固省级名城。深化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内容与保护深度,制定框架性保护规划指导措施;③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汉中境内名镇名村众多,作为市域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重点制定名镇名村保护内容与保护措施;④保护蜀道文化线路。汉中蜀道历史久远,作为廊

8、道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部分,也作为汉中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与历史特色的重要彰显要素,规划重点对历史文化遗产廊道的村镇、景区、古桥、关隘、驿站等要素的保护,制定整体保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