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化学一轮考点精讲精析(56):物质的检验

2010届高三化学一轮考点精讲精析(56):物质的检验

ID:26028914

大小:8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2010届高三化学一轮考点精讲精析(56):物质的检验_第1页
2010届高三化学一轮考点精讲精析(56):物质的检验_第2页
2010届高三化学一轮考点精讲精析(56):物质的检验_第3页
2010届高三化学一轮考点精讲精析(56):物质的检验_第4页
2010届高三化学一轮考点精讲精析(56):物质的检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届高三化学一轮考点精讲精析(56):物质的检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届高三化学一轮考点精讲精析考点56物质的检验考点聚焦1、掌握常见离子和官能团的检验方法2、掌握离子检验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操作,初步掌握有机物官能团检验的一般思路和程序3、能够设计离子检验和官能团检验的实验方案并能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价。知识梳理知识点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方法离子检验试剂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H+Na+Ba2+Mg2+Al3+Fe2+Fe3+Cu2+Ag+NH4+知识点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方法:离子检验试剂实验现象知识点3常见气体的检验:⑴H2,无色、无味有还原性。可点燃。火焰呈浅蓝色。(不纯氢气点燃有爆鸣声)⑵O2,无色、无味,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使木条复燃。⑶CO,无

2、色、无味有还原性。可点燃,火焰呈浅蓝色,产物可使石灰水变浑浊。⑷CO2,无色,①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木条熄灭。②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⑸Cl2,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有漂白性、氧化性,可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⑹HCl,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①可使沾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产生白烟。②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将少量硝酸银和稀硝酸加入集气瓶,产生白色沉淀。⑺SO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通入品红溶液红色退去,再加热。又出现红色。⑻NH3,无色有刺激性气味,①可使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产生白烟。②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⑼NO,无色气体,打开瓶口与空气接触,立即变为

3、红棕色气体。⑽NO2,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并反应。①溶于水,溶液无色但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可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⑾CH4,无色无味,①点燃,为淡蓝色的火焰,产物为H2O和CO2.⑿C2H4,无色,①点燃,火焰明亮,略有黑烟。②可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退色。⒀C2H2,无色无味,①点燃,火焰明亮,有大量黑烟。②可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退色。知识点4重要有机物的检验物质使用的试剂操作方法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甲苯卤代烃R-X乙醇C2H5OH苯酚蛋白质淀粉葡萄糖(醛)知识点5物质检验的一般程序及答题要领⑴实验操作:通常分两步进行,第一部取少量试样(如试样是固体的

4、要先配制成溶液)放入容器(通常用试管)。第二步各取少许溶液,根据要求在试样中加入已知成分和性质的试剂,并根据所发生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作出结论。⑵答题要领:①不许用原瓶操作:鉴别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使用,若用原瓶操作,污染了原瓶中的试剂。要有“各取少许”字样。②不许“指名道姓”:结论的得出,来自实验现象,在加入试剂之前,该物质是未知的,应该叙述为“若……(现象),则证明有……”,叙述时不可出现“取某某物质加入某某试剂……”的字样,一般间答顺序为:各取少许→溶解→加入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知识点6气体检验方法和思路:⑴检验气体的思路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气体的颜色和气味;

5、②水溶液的酸碱性;③助燃、可燃及燃烧现象和产物;④遇空气的变化;⑤其它特性。⑵方法:①观察法:对于有特殊颜色的气体如Cl2(黄绿色)、NO2(红棕色)、I2蒸汽(紫色)科举颜色辨别。②溶解法:根据溶于水现象不同区分。如NO2和Br2蒸汽均为红棕色,但溶于水后NO2形成无色溶液,Br2形成橙色溶液。③退色法:如SO2和CO2克用品红溶液区分。④氧化法:被空气氧化看变化,如NO的检验。⑤试纸法:利用各种试纸来检验。⑥星火法:适用于由助燃性或可燃性的气体的检验。如O2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知识点7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结构决定性质,官能团体现结构,选取典型试剂检验对应的官能团是有机物检验的关

6、键,常用试剂如下:①KMnO4酸性溶液: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酚、醛、甲酸、等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②溴水:烯烃、炔烃等一切不饱和有机物、酚、醛、甲酸、等均可使溴水退色(加成或氧化反应)。③银氨溶液:凡含有-CHO的有机物如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④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含-CHO的物质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加热煮沸有砖红色的Cu2O沉淀生成。⑤FeCl3溶液:与苯酚反应生成紫色溶液。试题枚举【例1】现有一瓶由NH4+、Cl-、NO3-、CO32-、SO42-、SO32-、OH-等离子中的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用A、B、C三

7、支试管,各取少量该混合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1)向试管A中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2)向试管B中加入稀HNO3至溶液呈酸性,有无色气体冒出。继续加入AgNO3溶液或Ba(NO3)2溶液,均无沉淀生成。(3)取试管C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再加入Cu片和浓H2SO4共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口冒红棕色的气体。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离子,一定不可能含有离子。解析这是一道考查离子鉴定知识的分析推断题。试题给出了一些离子和实验过程,要求学生能从离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