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会法律问题与民间融资法典化浅析

合会法律问题与民间融资法典化浅析

ID:26030327

大小:81.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1-24

合会法律问题与民间融资法典化浅析_第1页
合会法律问题与民间融资法典化浅析_第2页
合会法律问题与民间融资法典化浅析_第3页
合会法律问题与民间融资法典化浅析_第4页
合会法律问题与民间融资法典化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会法律问题与民间融资法典化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合会法律问题与民间融资法典化浅析 摘要:合会作为东方国家一种独有的民间融资形式,具有融资程序简易、效率高等特点,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窘境提供了有效扶持,也为东部沿海省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合会具有其自身较为严密的运作机制的同时,由于在法律上未能有效规制而极易落入非法集资者牟取非法利益的陷阱之中,其高风险性如倒会等民间金融风潮的频频出现也为人们所担忧。然而一味的否定和打压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如何有效规制和引导合会等种类繁多的民间融资形式,使之不为非法牟利者所图,也为社会经济的运行注入必要的活力,民间金融形式的法典化呼之欲出。.L.编辑。  一、案例

2、提示  (一)案例之一  福安市是福建东部经济最为发达的市县之一,这里做“会”的传统由来已久。2004年6月,“标会”这种民间金融互助组织最终走向异化,成为一场巨额的赌博游戏并演化成社会性的灾难。在这个史无前例的标会崩盘风暴中,当地做会的百姓被卷入的财富从100多万到600多万不等,更糟的是,这些财富中只有小部分属于他们毕生的积蓄,大部分则来自亲戚朋友、银行抵押贷款、高利贷以及从小会标来的会款,此次福安倒会事件引发了不小的社会动荡。[1]  (二)案例之二  浙江宁波市某县解放前就有合会历史。这一点与邻近的台州及温州、以及福建和广东的许多地方一样。199

3、1年,某县的标会达到高峰。据某县工商银行1991年5月份对城关212户居民的问卷调查,参加标会的有178户,占84%.会金越来越多地用来以会养会,还有不少会金被用来赌博。许多合会成为人们企图用来获取高额利息收入的手段,这种利息收入远远高于一般投资所能获得的回报。最终,某县的“会山会海”开始倒塌,一些人席卷所标资金潜逃,造成倒会风波。[2]  合会是长期流传于我国民间的金融习惯和传统互助组织,作为闽、浙、粤地区一种较为典型的民间资金运作方式,一直以来,其运作细节不为一般人所知。由于其隐秘性和分散性,合会等民间融资形式长期游离于法典之外,成为高风险但顽强存在

4、的秘密金融。  二、合会概述  (一)合会相关的定义  合会俗称为互助会,乃是东方国家独特的平民金融制度,为西方国家所无,相传从魏晋南北朝时代即自印度传入中国,在我国已有千余年历史。亚洲的日本、韩国、印度等国也有类似组织,在日本称旧式组合无尽、无尽讲,也叫赖母子或赖母子讲;在印度称夺标制(Kuttu-chittll)或友助会(Nibhi)[3].按照有关学者的  合会行为在学理上所要求的完密性以及对于融资风险的承担要求在诚信缺失的环境下有更强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学者更多的倾向合会契约说。契约说又依是否典型化分为无名契约说和有名契约说。无名契约说认为,合会成

5、员之间基于济急、互助、储蓄为要旨,建立资金定期缴交和管理再分配关系,维系在合会契约之上。各个会员均遵循合会契约彼此约束权利履行义务。但合会契约未得履行时,则受损方有权依法主张履约或损害赔偿。由于在法律上为被包含于法定的典型契约之中,故而属于社会上既存的无名契约形式。在这里,又依据合会成员之间约束的关系,在单线型合会中,只有会首与会脚间发生权力义务关系,会脚之间不生约束力,此契约形式更多偏向于借贷契约形式;而在团体型合会中,会员之间都生彼此约束的关系,每名成员都负有缴纳出资的义务,在性质上类似于一种合伙契约形式。当法律认为合会关系存有法律确认之必要,将合会

6、契约被法典化之后,其便浮出水面而成为有名契约。于是,合会契约就具有了独立的法定契约形式,而不再依附于其他的典型契约的外壳。如我国台湾地区“民法”有云:合会为“由会首邀集二人以上为会员,互约交付会款及标取合会金之契约。”其系将民间习惯加以明文化,为合会契约典型化的体现[12].  就当今融资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和合会关系的稳定需要及时维护来考量合会的定性,采契  约说更有利于投资人和资金用益人的利益维护和市场有序。  (三)合会契约下之利益保护  1.合会契约的特征  此始采用契约说来透析合会中成员间的利益保护。合会虽原生定立目的在于使用资金,  即发生资金所

7、有权的移转,但在合会契约成立后,会首与会员,及会员相互间并不随即发生  物权变动之效果,而仅产生债权债务关系,会首负责组织管理事宜,会脚依约负交付会款之  义务,得标会员具依其标息负交付加息会款之义务。易言之,合会契约仅生债法上之效力,而不直接导致物权行为,故属于债权契约,财产权不因合会契约之成立而生移转效果;会员有组成合会之合意并在会首的组织下即可成立合会,诚如台湾地区“民法”第709条之三第三项:“会员已交付首期会款视为成立合会契约之规定。惟此均非指必须交付首期会款合会契约始成立生效”,故合会契约并未以会款之交付为成立或生效要件,故正如上文提及,合会

8、契约亦属非要物的诺成契约。  会员在合会运作中有交付各期会款的义务,会脚在死会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