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与开腹行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

腹腔镜下与开腹行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

ID:26032832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4

腹腔镜下与开腹行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_第1页
腹腔镜下与开腹行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_第2页
腹腔镜下与开腹行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_第3页
腹腔镜下与开腹行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_第4页
腹腔镜下与开腹行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腹腔镜下与开腹行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腹腔镜下与开腹行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浅析  自1882年Langenbuch首次施行胆囊切除术以来,开腹胆囊切除术(OC)一直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是区县级医院最经典、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近年来,腹腔镜外科的兴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外科医生应该掌握的一种技能。我院从2003年至今共开展胆囊切除术120例,其中2003年至2005年OC60例,2005年至今共开展LC60例,现分析比较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3年至2005年OC60例,本组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0岁~70

2、岁,平均年龄47岁;其中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3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7例,胆囊息肉11例。合并高血压4例,合并糖尿病2例,冠心病3例。2005年至2007年共开展LC60例,本组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24岁~75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41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7例,胆囊息肉12例。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糖尿病1例,冠心病5例。  1.2手术方法2003年至2005年,OC术前常规胃肠减压,留置导尿,使用抗生素。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术后24h拔除尿管,2d~4d拔除胃管。常规放置肝下间隙引流管。2005年至2007年,LC术前检

3、查与OC相同,术前胃肠减压,留置导尿,预防使用抗生素。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气腹设定在12mmHg~14mmHg(1mmHg=0.133kPa),3孔法实施手术。合并阑尾炎2例一并切除。术后清醒,拔除尿管和胃管。放置肝下间隙引流管4例。  1.3临床表现OC60例,术后患者切口疼痛剧烈,肌肉注射止痛药或静脉置止痛泵缓解。术后24h在他人协助下离床活动,咳嗽、咳痰受限。其中48h~72h排气拔除胃管51例,72h以上拔除胃管9例。48h~72h发热(37.4℃~38.5℃)35例,38.5℃以上6例,住院8d~10d51例,10d以上9例。LC60例,术

4、后患者切口疼痛可忍受,不需肌肉注射止痛药或静脉置止痛泵。术后24h可离床活动,咳嗽、咳痰受限不明显。术后清醒,拔除尿管和胃管。48h~72h有低热。住院2d~7d,平均3d~5d。  2结果  2.1OC手术时间50min~120min,平均85min,本组术后出现胆瘘4例,其中3例因放置引流管充分引流治愈。胆道损伤1例,3次手术后好转。切口感染6例。切口裂开1例.切口疝1例。肠梗阻1例。肺内感染4例。  2.2LC手术时间30min~90min,平均60min,本组术后出现胆瘘1例,经B超引导穿刺抽液治愈。无胆道损伤,术中因粘连水肿重,胆囊三角冻结,

5、中转开腹1例。剑突下戳孔感染2例,局部换药治愈。无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及切口疝出现;无肠梗阻及肺内感染发生。  3讨论  LC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金标准。有  3.2适应证的选择手术开展初期,由于经验和技巧的欠缺,尽量选择胆囊息肉样变及单纯胆囊结石的年青而无并发症的患者。以下几种情况应慎重:急性胆囊炎炎症期超过48h,而且近3个月内反复发作的患者;B超显示胆囊轮廓不清,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肿胀明显者,或结石直径>25mm以上者;慢性炎症胆囊萎缩,壁厚达5mm以上;上腹有手术史。随着经验的积累,操作熟练后,逐渐扩大手术范围。  3.3胆囊三角的解剖充分熟悉

6、胆囊系统的正常解剖和变异结构,有丰富的OC经验为基础;解剖三角时,确认胆囊壶腹部与胆总管的相对位置,即可沿壶腹部向胆囊管解剖,钝性撕脱剥离浆膜,去除脂肪组织。非必要时,尽量不电切或电凝,或者远离肝胆管电切或电凝。本组1例因胆囊颈部水肿、冻结而中转开腹。显露胆囊管与胆总管交界部位[2],即采取由“颈致管”的胆囊管游离方法。在无牵引张力下距胆总管0.5cm处夹闭胆囊管。本组1例牵引胆囊管致胆总管成角夹闭了部分的胆总管,去掉钛夹时撕裂了胆总管而中转开腹;处理胆囊动脉时,将夹闭切断的胆囊管向外侧牵引敞开三角区,稍作分离即可显露胆囊动脉。若位于胆囊管前方,可先行

7、夹闭或与胆囊管一起夹闭。对于胆囊动脉主干,钛夹夹闭最为可靠。若无胆囊动脉主干,应注意胆囊动脉后支及右肝动脉向胆囊供血的可能。分离胆囊床时应从浆肌层开始,使胆囊床遗留部分浆肌层组织,防止分离过深伤及胆囊床处的门静脉分支,既可减少出血,又可在出血时容易处理。若遇出血,切忌盲目钳夹,应用吸引器吸净出血,在清淅视野下,用止血钳或牵引钳夹住,再电凝止血或施夹。对于胆囊床或三角处条索状物切勿轻易切断,应靠近胆囊上钛夹后切断。胆囊切除后,胆囊床电灼一遍,使创面黄而不焦,可起到闭合毛细血管和毛细胆管的作用,减少术后渗血。  3.4中转开腹主动而适时的中转开腹,可以减少

8、并发症的发生。我院中转开腹1例是因胆囊颈部水肿、冻结而中转开腹。2例戳口感染,1例是因污染而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