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ID:26038014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_第1页
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_第2页
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_第3页
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_第4页
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内容摘要:普通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通过课程设置和授课形式合理的安排,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以便为祖国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更好地传承音乐文化。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 全面素质 传承音乐文化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随着西方经济大国对我国技术、资本的输入,西方的观念、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涌来。在对待外来文化上,我们既不能拒绝一切外来文化,搞闭关锁国,也不能否定我国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搞全盘西化。  前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

2、深刻地指出:“音乐教育的中心材料,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三方面来选择。但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国音乐的巨大重视。”普通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建设祖国、发展经济的责任,也肩负着传承音乐文化的重任。普通高校的莘莘学子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有义务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出力。因此,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应强调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中心地位。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艺术教育,推进民族音乐教育,培养民族精神和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情感,也是保护国家文化安全而有效的措施。  普通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一、培养人才的需要当今社会高等

3、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培养大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格。使大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造就一代热爱祖国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一专多能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完成这个根本任务,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则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点。民族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手段。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人格的完善,促进心理的健康,促进德智体各“育”任务的实现,促进个性的自

4、由发展。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就必须充分重视民族音乐教育。  二、传承文化的需要民族音乐是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创造的,又为人民群众所广泛使用的。民族音乐由于地域性与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而各具色彩。它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它以其具有的浓郁地域性,使人民群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我国的民族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拥有数以万计的色彩独特的民歌,品种繁多的民族器乐、曲艺及戏曲种类,它们具有鲜明的音乐风格,是取之不尽、用

5、之不竭的艺术宝库。  在当前传统文化遭受轻视和民族文化精神缺失的现实条件下,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民族艺术瑰宝和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普通高校就应积极开展传统民族音乐的普及教育。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大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热爱,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凝聚力,进而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好人才和文化准备。  普通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方法  普通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应积极利用现有的校内与本地区资源,寻求有效方法。笔者通过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课程设置在普通高校的音乐课程设

6、置上,要立足本土音乐,加大民族音乐课程,建构民族音乐门类、形式、风格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有《中国民乐鉴赏》《中国民歌鉴赏》等艺术欣赏类课程;《中国民乐演奏基础》《中国民乐演唱基础》等艺术实践。还有《中国音乐简史》《民族民间音乐》等音乐理论类课程。保证学生在校期间都能接受较系统的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育。通过艺术欣赏课可以使大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有所了解。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音乐种类繁多,音乐表现形式丰富,民族音乐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这类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增强爱国情怀

7、,激发爱国热情。通过艺术实践类课程可以使学生粗略掌握一门民族音乐的演奏、演唱技巧,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通过音乐历史理论的学习,学生对中国音乐发展的脉络就清晰了。而民族音乐技巧基础理论课学习,可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理论写作技巧,了解民族器乐的相关知识。  二、授课形式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教育的课程多、课时少,学生要想在四年时间内掌握较多的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保证民族音乐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授课形式:  讲座式讲座式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力量配备、教学目标的完成是面向全校学生设计的,课程形式

8、可设置为选修课(大课),考试以论文的形式完成。可以利用本校师资也可以聘任校外本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课程有《中国民乐》《中国戏曲》等课。此类课程主要侧重于民族音乐的讲解,需要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有一个概况的了解。教学内容应使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相融,这样学生学起来既感到轻松又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