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伦潭水利枢纽工程土石坝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伦潭水利枢纽工程土石坝设计说明书

ID:26044047

大小:3.47 MB

页数:103页

时间:2018-11-24

毕业论文-伦潭水利枢纽工程土石坝设计说明书_第1页
毕业论文-伦潭水利枢纽工程土石坝设计说明书_第2页
毕业论文-伦潭水利枢纽工程土石坝设计说明书_第3页
毕业论文-伦潭水利枢纽工程土石坝设计说明书_第4页
毕业论文-伦潭水利枢纽工程土石坝设计说明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伦潭水利枢纽工程土石坝设计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昌大学(11水工毕业设计)说明书周小日2015年1月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第二章设计的基本资料及水库工程特性1第一节设计的基本资料1第二节水库工程特性4第三章工程等别及枢纽布置5第一节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的级别5第二节枢纽布置6第四章坝工设计7第一节坝型的选择7第二节坝的断面设计81.坝顶高程82、坝顶宽度103、坝坡104、防渗体设计115、排水设备11第三节土石坝的渗流计算12第四节土石坝坝坡稳定分析及计算184.1设计说明184.2.稳定计算19第五节土石坝细部构造设计435.1坝顶435.2护坡435.

2、3排水体455.4坝体与坝基防渗设计465.5土石坝土料的选择46第六节地基处及裂缝处理48参考文献50心得51 南昌工程学院毕业设计陶小伟第一章工程概况伦潭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铅山县天柱山乡境内,距县城约50km,坝址地处铅山河支流杨村水中游,是铅山河流域内具有防洪、灌溉、发电、供水及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控制性工程。铅山河是信江中上游南岸的一条主要支流,发源于闽赣边境的武夷山脉。流域东邻石溪水,西毗陈坊河,南靠武夷山,北抵信江,集雨面积1255km2。流域内山高林密,植被良好,气候温和,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铜矿著

3、称。铅山河流域理论电力蕴藏量约14×108kW·h,初步查明的可开发水电装机有18.46×104kW,可开发电量6.7×108kW·h,其水力资源之丰富为信江之冠。铅山河流域是我省暴雨中心之一,也是我省小流域治理规划的重点流域。伦潭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在2002年7月已经国务院批准立项。第二章设计的基本资料及水库工程特性第一节设计的基本资料一、水文气象伦潭水利枢纽坝址处于铅山河支流杨村水中游。杨村水为信江二级支流,发源于武夷山脉读书尖。河流自南向北流经篁碧、港口、天柱山、港东、杨村、五都等地,在下坂与石塘水相汇后

4、称铅山河。杨村水主河长70km,流域面积465km2,河道平均坡降6.6。伦潭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42km2、主河长41.9km,流域平均宽度5.77km,主河道平均比降11.62。坝址附近无水文测站,选择铅山河流域内铁路坪水文站作为参证站,由1959年至2000年共42年径流资料,推求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11.0m3/s,Cv=0.31,Cs=2.5Cv,多年平均径流深1438.8mm,多年平均径流量3.48?08m3。铅山河为雨洪式河流,洪水与暴雨相应,多发生在4~9月份,洪水主要由锋面雨形成,台风雨

5、也能形成较大洪水。经分析计算,坝址设计洪水成果:校核洪水标准(P=0.1%),相应洪峰流量为2640m3/s,洪量W1=87.73?06m3、W3=154.17?06m3;设计洪水标准(P=1%)、相应洪峰流量为1500m3/s,洪量W1=52.06?06m3、W3=92.08?06m3。铅山河属少泥沙河流,坝址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4.55?04t、推移质输沙量1.82?04t。铅山河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气温18.1℃,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10.6℃,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

6、9%。多年平均降水量1908.9mm,最大年降水量2856.7mm(1998年),最小年降水量1177.1mm(1971年),多年平均蒸发量1550.4mm,多年平均风速1.9m/s,实测最大风速20.3m/s。 二、工程地质1 南昌工程学院毕业设计陶小伟本区处华南褶皱系、赣中南褶隆、饶南拗陷区。区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下游为低山丘陵区,中上游属中低山——中高山构造剥蚀地貌,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不甚发育。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燕山早期花岗岩。枢纽及库区处于次一级的陈坊~永平~八都区域隆起构造带,未发现孕震断裂分布,不

7、存在产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周期小于0.35s,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水库区地层岩性单一,组成库盆、库岸的花岗岩体岩性坚硬,透水性弱,库周分水岭雄厚,库区产生永久性渗漏的可能性小,库岸稳定性较好。未来库区淤积问题不大。库区内未发现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及古文化遗址分布,淹没影响较小。不存在浸没问题。坝区含上、下两个坝址,均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位于燕山早期侵入的伦潭岩体上岩性,为细粒花岗岩,岩性单一,一般弱

8、风化~微新岩体为中等~较好质量岩体。地质构造较简单,未发现较大的断裂构造及顺河断层。构造节理主要为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卸荷裂隙发育不明显。坝区的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潜水。地下水埋深多受大气降水和地形条件及季节变化等因素所控制。岩体透水性则受地形条件、节理裂隙的密度与贯通,节理裂隙充填状况及岩体风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遵循自上而下,由大到小的规律。据水质分析结果,坝区河水和地下水对混凝土具中等溶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