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城市简介》word版

《黄山城市简介》word版

ID:26044094

大小:61.1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黄山城市简介》word版_第1页
《黄山城市简介》word版_第2页
《黄山城市简介》word版_第3页
《黄山城市简介》word版_第4页
《黄山城市简介》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山城市简介》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山市基础资料概况:     黄山市因黄山而得名。黄山市地处安徽省南部,毗邻江西、浙江,现辖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和黄山风景区,总面积为9807平方公里,人口147万。黄山市是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新型旅游城市,也是中国最具有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的旅游经济区之一。  黄山市境内群峰秀美绝伦,江河清澈明丽,被誉为国之瑰宝,世界奇观的黄山风景区,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称著,是中国最杰出的山岳风光代表,也是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

2、遗产名录;荣膺1999年世界三家、全国唯一的首届国际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荣誉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遗产保护的成功范例”。环绕黄山这颗名珠的还有全国四大道教名山齐云山,“皖南翡翠”太平湖,“天然山水画廊”新安江和具有原始生态风貌的牯牛降、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观。  黄山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其前身徽州地区,自秦初置歙、黟两县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古老徽州的山水孕育出独树一帜的徽州文化体系。其徽商、徽雕、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盆景、徽派建筑、徽菜、徽剧等经济文化流派无不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

3、文化历史的长河中彪炳千古。在黄山市现存的4900多处古迹中,有久负盛名的歙县历史文化名城、黟县古民居建筑群、屯溪老街、歙县牌坊群等,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中国天然的历史文化博物馆。  黄山市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山场辽阔,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既是华东木材重要产地,又是著名的茶叶、蚕桑、水果、中药材产地。盛产石煤、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等非金属和铅、锌、钨等金属矿。矿藏中的膨润土、蛇纹石、萤石等占全省储量的70%。  黄山市交通便利,投资环境优越。黄山机场全天候起降大中型客机,通往全国14个大城市和旅游

4、城市;设立了黄山海关和一类航空口岸,扩建机场并开通了山至香港、日本的旅游航线;皖赣铁路纵贯境内,连接东南沿海主要开放城市;公路四通八达;电话通讯及电脑网络已实现国内外直接连通;服务设施也日臻完善;拥有27家星级宾馆和77家各级各类旅行社,各类旅游企业9000家。人口收入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低水平。2005年末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人口为14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万人,其中:非农人口33.6万人,占22.9%。男性75.4万人;女性人口71.5万人,性别比为105.5:100.0。全市出生

5、率为7.66‰,比上年下降0.43个千分点;死亡率为3.91‰;自然增长率为3.75‰,提高2.85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5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28元,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551元,增长14.2%。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158元,增长11.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31元,增长9.6%。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2.0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33.6平方米,比上年分别增加1.0和1.3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1.3%和

6、52.1%,分别比上年下降1.0个和3.6个百分点。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率呈逐年稳步加快趋势。2003年生产总值迈上百亿元台阶,2004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147.4亿元,年均增长10.4%,超“十五”计划0.4个百分点。“十五”末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54元,比2000年增长64.4%。财政收入达到12.6亿元,年均增长12.8%,比同期生产总值增幅高2.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1%,比2000年提高2.5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  

7、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0年的23:30:47调整到2005年的18:39:43。“十五”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9%,高出第一产业增幅4.1个百分点。粮经种植比例由2000年的62.3:37.7调整到59.6:40.4。工业增加值达到34.8亿元,工业化率提高到23.6%。化学原料及制品、医药、交通运输设备、电器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到11个,市新城区基础设施累计投资2.8亿元。建筑业占二产增加值比重比2000年提高17个百分点。

8、旅游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2005年旅游接待量达到1001.3万人次,年均增长12.5%,高出生产总值增幅2.1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达到61.5亿元,年均增长10.7%。工业建筑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对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4.8亿元,增长15.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8.0%,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22家,年末达209家。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