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儿童的社会化的研究文献综述

家庭教育与儿童的社会化的研究文献综述

ID:26053867

大小:57.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4

家庭教育与儿童的社会化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家庭教育与儿童的社会化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家庭教育与儿童的社会化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家庭教育与儿童的社会化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与儿童的社会化的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家庭教育与儿童的社会化的研究文献综述家庭教育是实现儿童社会化基本内容的有效途径。有效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儿童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儿童的亲近社会行为和正确的角色意识、帮助儿童建立起和谐的友伴群体。家庭是儿童出生的摇篮,是其人生发展的垫脚石,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儿童社会化是儿童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的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步。儿童的社会化是在现实生活环境中逐步完成的长期的过程。家庭对儿童的抚养方式是对儿童的社会化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之一,对儿童的早期社会化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概述国内学者对儿童社会化的相关

2、研究,文章从家庭结构、父母的文化素养、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模式、家庭教育目标、家庭气氛几方面进行对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进行综述。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探讨该领域的发展变化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揭示了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重要性,表明研究思路逐渐出现生态化和立体化的趋势,说明了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表现出综合化、现代化和实用化的一些特点。社会化是儿童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家庭教育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因素,社会化的重要中介变量,它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随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关于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国内外学者都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一、儿童社会化概念的综述

3、涂尔干认为:社会化过程就是在社会成员中形成“足够的同质性”,在儿童的内心初步确立为集体生活所必须的“相似性”,即形成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共同价值观和信念马和民,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心理系安娜·萨恩森博士认为,“社会化就是指儿童学会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爱别人、怎样接受别人的爱”王振宇,等.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皮亚杰认为:“社会化就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青少年对社会化所做出的贡献正如他从社会化所得到的同样多,从那时便产生了‘运算’和‘协同运算’的相互依赖和共同性。”发展心理学

4、家缪森(P.H.Mussen,1990)指出,社会化是儿童学习他们的文化或社会中的标准、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的过程,包括社会性情绪、对父母亲人的依恋、气质、道德感和道德标准、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亲善行为、对自我和攻击性的控制、同伴关系等。综上所述几位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儿童社会化进行了自己观点的阐述,涂尔干说的“必须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是对社会以及价值观的共同认识,而其他两位分别从对社会的贡献和适应和社会方面来阐述,他们各自阐述了儿童社会化的一个方面。二、国外相关研究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P"M"Symonds)。他采用多种形式研究父母的行

5、为,认为有两个维度可以说明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特征,即接受—拒绝(不是给孩子以爱,就是拒绝孩子的爱)和支配—服从(不是去支配孩子,就是服从孩子的要求)。之后,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和美国以鲍德温(A"L"Baldwin)为代表的费尔斯(Fiels)研究机构也都进行了父母教养态度与儿童个性关系的研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本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女心理学家鲍姆琳德(Baumrind)采用在特定设计的情景下观察父母与儿童在一起活动方式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家庭环境中的限制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此后,霍夫曼(Hogman)等人还专门研究了惩罚这一普遍性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把惩罚

6、分为强制和“爱的收回”两种。强制是指父母对儿童的体罚、冷漠地拒绝、剥夺以及威胁等。这种方式会阻碍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同时也会降低儿童良知的发展。总之,西方心理学家由于采用实证的观察研究,因而其结果具有可信性及有效性。但他们的实验长期以来只是局限于研究家庭中亲子关系间的单向的影响,即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自70年代以后,儿童才被看成社会生活的积极参加者而不是被动的个体。并且,他们也很少从社会环境出发来探讨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社会因素。三、国内的相关相关研究我国心理学家在西方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中国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实证和相关研究,其中以下几个方面最为突

7、出:(一)家庭结构方面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中,家庭按其人口和序列,组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我国学者在家庭教育结构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方面把家庭结构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主干家庭这种家庭由三代人组成的家庭,其规模相对比较大一些,在主干家庭中老人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老人既可以协助子女在生活上照顾第三代,又可以协助子女教育第三代,当父母对孩子教育有缺点时,老人可以及时发现和指出。但是我国学者吴凤岗的研究结果表明,两代人家庭的幼儿个性发展水平高于三代人家庭的幼儿昊凤岗:《中国家庭教育与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