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距离的分层递阶结构研究

基于距离的分层递阶结构研究

ID:26065519

大小:5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4

基于距离的分层递阶结构研究_第1页
基于距离的分层递阶结构研究_第2页
基于距离的分层递阶结构研究_第3页
基于距离的分层递阶结构研究_第4页
基于距离的分层递阶结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距离的分层递阶结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距离的分层递阶结构研究-->第一章绪论1.1数据挖掘概况数据挖掘(DataMining,简称DM)是海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不确定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潜在的、未知的、但又有价值的信息的复杂过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数据挖掘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得益于目前全世界所拥有的的巨大数据资源,以及对将这些数据转换为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巨大需求,从商业管理、生产控制、市场分析到工程设计、科学探索等等.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发展和业务复杂性的提高,数据的类型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数据挖掘会是信息工业中最

2、富有前景的数据库应用领域之一.目前对于数据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多,并且在多个领域中应用,其应用范围涉及银行、电信、保险、交通等诸多领域[1].分类和预测是数据挖掘领域中两种重要的数据分析形势.数据挖掘有机结合了来自多学科技术,其中包括:数据库、梳理统计、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模式识别、神经网络、数据可视化、信息检索、图像与信号处理、空间数据分析等,通过“实验——数据——信息——知识——应用”的处理流程.这里我们强调数据挖掘所处理的是大规模数据,且其挖掘算法应是高效的和可拓展的.通过数据挖掘,可以从数据库中挖

3、掘出有意义的知识、规律,或者更高层次的信息,并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浏览查看.所挖掘出的知识可以帮助进行决策支持、过程控制、信息管理、查询处理等等.近年来,我国在数据挖掘研究方面发展迅速,正在大规模培养专业人才.1.2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影响与预测全球变暖现已成了不争的事实.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中明确指出: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目前从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温上升、大范围积雪和冰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观测中可以看出气候系统变暖是明显的[2].近100年(1

4、906-2005年)地球表面气温上升了0.740.18℃,这一上升趋势大于第三次评估报告给出的0.60.2的上升趋势(1901-2000年)[3],到本世纪末,全球地球表面气温将上升3.752.65℃.除全球地球表面气温变化外,随着热带气旋度的增加,温带风暴路径向极地推移等现象的出现,全球气候变化还表现在降水、辐射和风向等气候因子上[4].这些气候因子的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特别是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5],进而影响到全球的物种的物候与物种的分布.因此,未来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与预测问题研究

5、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物种组成,生态系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越强,则是由于其结构越复杂、物种越丰富;反之亦然[5,6].千万年来,不同的物种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而形成了其各自独特的生理和生态特征,从而形成现有不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物种组成.由于原有系统中不同的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气候变化将改变内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物种组成.气候变化可通过以下途径使物种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5,7-10]:(1)温度胁迫:温度是物种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之

6、一,高温限制了北方物种分布的南界,而低温限制热带和亚热带物种向北分布;(2)水分胁迫:随着全球气温升高,虽然现有大气环流模型(GCM)预测全球降雨量将有所增加,但降雨量随地区的不同和季节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别.根据IPCC研究表明:在1900-2005年期间,南美洲及北美洲东部等一些地区的降水呈显著增加趋势,但中纬度内陆地区其降雨会相对减少尤其是在夏季,在一些热带地区其干旱季节也将延长,如地中海地区、南非和南亚等地区呈干旱化趋势;(3)日照和光强的变化:日照时数和光照强度的增加,将有利于阳性植物的生长和

7、繁育,但对于耐阴性植物来说,其生长将受到严重的抑制,尤其是其后代的繁育和更新将受到强烈的影响;(4)物候变化:冬季和早春温度的升高还会使春季提前到来,加上日照和光强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物候,使它们提前开花放叶,这将对那些在早春完成其生活史的林下植物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有可能使其无法完成生命周期而导致灭亡;(5)有害物种的入侵:有害物种往往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它们更能适应强烈变化的环境条件而处于有利地位...........第二章归一化距离2.1归一化距离的粒度空间2.2粒度空间的生成算法.......

8、..第三章丹顶鹤繁殖地气候数据特征的聚类分析........................133.1研究区域概况.....................................133.2数据.....................................133.3研究方法....................................143.4本章小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