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做好家校配合

家长如何做好家校配合

ID:26075455

大小:46.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4

家长如何做好家校配合_第1页
家长如何做好家校配合_第2页
家长如何做好家校配合_第3页
资源描述:

《家长如何做好家校配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请各位家长抓紧时间进入教室就座,家长会马上开始。下面我们召开家长会。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半个学期已经过去了,期中考试刚刚结束。今天学校召开一个家长会。把需要家长了解的情况给各位家长通报一下,就如何加强家校联系进一步交流。在此,我代表学校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我校发展的各位家长表示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我讲2个问题一是家校配合。二是安全问题家校配合的前提1、要充分理解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动机和目的是相同的。家长到学校来找老师,是为了孩子,老师叫您到学校来,指出孩子的问题,挑孩子的毛病也

2、是为了孩子。不同的只是方法和手段而已,各自发挥不同作用,但大目标是一致的。这是家校配合教育的大前提,要充分理解,理解到位了,就不会在家校配合上跟老师、学校闹别扭。即使老师和学校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要理解老师和学校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咱们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这是家校配合沟通的前提。家校沟通的方法一是经常沟通孩子在家在校的表现,以便双方全面地把握孩子学业、品行发展的状况,及时给与干预和纠正。二是配合学校监督好孩子的学习。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让学生回家完成的。有的家长非常负责任,会主动问孩子的作

3、业,检查作业写完了没有,写的质量怎么样?因此,他的孩子在学习方面也表现很好。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作业关心很少,也不知道作业是什么?更不知道写完了没有?长此以往,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差。每个班都一些这样的学生,作业总是完不成,那么家长你是怎么督促的,怎么检查的。希望家长能找一找原因,向那些优秀学生的家长学习学习。和老师好好沟通,认真关注学生的作业问题,解决学生不写作业的问题。三是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品德教育。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品德教育。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家里替代不了,同样,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学校也替代不了。尤其

4、是家庭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品德个性形成方面的作用无可代替。通过家校配合,家长了解了学校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品德行为的要求,回家以后就可以监督和要求孩子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比如黑板上面的六个静字。静、安静,不要大声喧哗。净、干净,良好的卫生习惯。精,把事情做到最好。敬,尊敬别人。竞,要有竞争意识。警,警示自己。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卫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这样,把学校要求跟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道德养成,良好习惯的培养。四是配合学校处理好矛盾和问题

5、。学校是一个公共场所,一个七年级有近900人。同学间有矛盾很正常,有了矛盾,要教育孩子首先告诉老师或者家长,由老师和家长来处理解决,决不能自行解决。如果在家孩子首先告诉了家长,家长首先要和老师进行沟通,了解事情的经过,然后共同来解决问题。决不能不问青红皂白,鲁莽行事。大人处理事情的方法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下面,我来谈谈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1、放学后的安全问题,中午放学,我们要求回家的学生抓紧回家,在家里吃饭休息,等到1点40学校开大门后再到学校来。不回家的学生吃完饭后,在12点40前到学校的自

6、习室看书或者休息。学校的静校时间是12点40到1点40。不允许学生在校外游荡。但是我们发现,还有少数学生也没有回家,也没有在校,还在校园周边活动。那么就说明家长的监管没有到位。学校要求家长做到三个清楚,在哪里、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事。有的学生进入网吧、游戏厅等场所上网、打游戏,直到下午快要上课时才回到校内。有的学生在外游荡,有的学生回家吃完饭,早早来到学校门口,在门口游荡近一个小时。既浪费了中午的休息时间,又给自己的安全造成了影响。所以,请家长一定加强监管。下午放学后,我们要求学生直接回家,不在外

7、逗留。但是我们发现有的学生放学后,在门口小店内买东西吃,和一些同学玩闹很长时间,同样也是一个安全隐患。昨天下午,请家长估计一下从学校到家的时间,可以大概估计出孩子的到家时间,如果比较晚,要问问原因,确保孩子放学后就尽快回到家。尽量抽出时间到校门口接送孩子。春天是案件的高发季节,有的时候学校门口也有一些社会青年在路边小店内逗留,希望家长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点时间,不定期地到校门口来接送孩子,确保孩子的安全。同时,教育孩子除了买东西之外,不要在门口小店内长时间逗留,更不要结交不良青年。2、定期检查孩子的

8、书包和随身物品。看看还有没有危险的刀具,或者不健康的书籍,或者是香烟、扑克牌等不适合未成年人携带的一些物品。希望通过我们的督促和检查,让这些不健康的东西远离学生,确保学生健康成长。3、手机问题。我校规定学生不得带手机,因为学生带手机,不仅分散了学习注意力,造成学生的攀比心理,也容易丢失。而且现在手机的功能很多,能上网聊天,能互传文件,能上贴吧发帖子。而且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在晚上快12点的时候还在发帖子,有的学生用手机互传不健康的东西。所以,我们认为,学生携带手机害处多,好处少。应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