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光学》第一章例题.doc

《应用光学》第一章例题.doc

ID:26077504

大小:595.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4

《应用光学》第一章例题.doc_第1页
《应用光学》第一章例题.doc_第2页
《应用光学》第一章例题.doc_第3页
《应用光学》第一章例题.doc_第4页
《应用光学》第一章例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光学》第一章例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例题1.P20习题1(部分):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3Í108m/s,求光在火石玻璃(n=1.65)和加拿大树胶(n=1.526)中的光速。解:根据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1.可求得火石玻璃加拿大树胶3.P20习题5,解:设水中一点A发出的光线射到水面。若入射角为I0(sinI0=n空/n水),则光线沿水面掠射;据光路可逆性,即与水面趋于平行的光线在水面折射进入水中一点A,其折射角为I0(临界角)。I00I>I0IARHn0=1n=1.33故以水中一点A为锥顶,半顶角为I0的圆锥范围内,水面上的光线可以射到A点(入射角不同)。因此,游泳者向上仰望,不能感觉整个水面都是明亮的,而只能看到

2、一个明亮的圆,圆的大小与游泳者所在处水深有关,如图示。满足水与空气分界面的临界角为即,G1yxOA'MGn=1n'=1.5若水深为H,则明亮圆的半径R=HtgI04.(P20习题7)解:依题意作图如图按等光程条件有:即所以两边平方得——此即所求分界面的表达式。第二章例题1.(P53习题1)一玻璃棒(n=1.5),长500mm,两端面为半球面,半径分别为50mm和100mm,一箭头高1mm,垂直位于左端球面顶点之前200mm处的轴线上,如图所示。试求:1)箭头经玻璃棒成像后的像距为多少?2)整个玻璃棒的垂轴放大率为多少?r1=50n=1.5ABr2=100200500解:依题意作图如图

3、示。分析:已知玻璃棒的结构参数:两端面的半径、间隔和玻璃棒材料的折射率n,以及物体的位置和大小,求经玻璃棒之后所成像的位置和大小。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近轴光学基本公式(2.13)和(2.15),即单个球面物像位置关系式和物像大小关系式,逐面进行计算。1)首先计算物体(箭头)经第一球面所成像的位置:据公式(2.13)有,将数据代入得解得;以第一球面所成的像作为第二球面的物,根据转面公式(2.5)可求出第二面物距对第二球面应用公式(2.13)得即计算得——箭头经玻璃棒成像后,所成的像位于第二球面前方400mm处。2)垂轴放大率:据公式(2.15)有;,所以2.(P55习题20)有一光学系

4、统,已知f′=-f=100mm,总厚度(第一面到最后一面的距离)为15mm,lF′=96mm,lF=-97mm。求此系统对实物成放大10倍的实像时物距(离第一面)l1,像距(离最后一面)lk′及物像共轭距L。物面FF′lF′=96-lF=97L像面-x-l1lk′d=15解:依题意作图如图示。要求l1和lk′,只要分别求出x和x′即可,又由于系统对实物成放大10倍的实像,所以β=-10×。根据牛顿公式的物像大小关系得又,所以而共轭距3.(P55习题14)由已知f1′=50mm,f2′=-150mm的两个薄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对一实物成一放大4倍的实像,并且第一透镜的放大率β1=-2×

5、,试求1)两透镜的间隔;2)物像之间的距离;3)保持物面位置不变,移动第一透镜至何处时,仍能在原像面位置得到物体的清晰像?与此相应的垂轴放大率为多大?解:1)依题意知组合系统的放大率β=-4×,而,β1=-2×,所以β2=2×,由牛顿公式有,则又由高斯公式,有,同理,,Al2l1′-l1l2′L1dA′第一个透镜所成的像即是第二个透镜的物,根据以上关系可得右图。由图可知两透镜的间隔2)物像之间的距离:3)保持物面位置不变,而移动第一透镜时,为了保证仍能在原像面位置得到物体的清晰像,实际上只要保证第一透镜移动前后的物像共轭距L1不变即可。由上述计算可得第一透镜的物像共轭距由题意可列出以

6、下方程,,两式联立解得:,和,其中第二个解是透镜原来的位置。两解之间的透镜位置相距Δd=-75-(-150)=75mm,即新的透镜位置在原位置之后75mm处,此时第一透镜对应的垂轴放大率为,故整个系统的垂轴放大率为4.(补充)由已知f1′=500mm和f2′=-400mm的两透镜组合,二者的间隔为d=300mm。求组合系统的焦距,像方焦点位置(lF′)及像方主点位置(lH′)。解:法1)双光组组合。求组合系统的焦距。由Δ=d-f1′+f2和得:Δ=300-500+400=200(mm),——Fˊ点在Hˊ右方1000mm处;所以——Fˊ点在L2右方400mm处,法2)近轴光路计算:由图

7、和式(2.10)、高斯公式确定l1′、l2、l2′,再据式(2.57)计算;l1′=f1′=500mm,l2=l1′-d=200mm,,n第二章作业参考题解n1.P.53习题2-2;解:依题意作图如图。,n=1.5,n'=1l1l2r1)对球心处气泡,,据将数值代入解得;2)对球心与前表面间的一半处气泡,,据,将数值代入得,解得:2.P.54习题2-6(c),(d),(f);FHH′(d)F′AA′AHH′F′(c)A′FF1(f)F2′AA′F1′F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