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与图书馆生态建设研究

节能环保与图书馆生态建设研究

ID:26079763

大小:6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4

节能环保与图书馆生态建设研究_第1页
节能环保与图书馆生态建设研究_第2页
节能环保与图书馆生态建设研究_第3页
节能环保与图书馆生态建设研究_第4页
节能环保与图书馆生态建设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节能环保与图书馆生态建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节能环保与图书馆生态建设研究[摘要]节能环保生态型图书馆建设不仅应注重能耗问题,更应体现人、图书馆建筑、自然环境三者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对图书馆选址、设计、自然资源利用方法等方面的论述和分析,对节能环保及图书馆生态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具体实施办法,试图解决图书馆建设中节能环保和生态环境协调统一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节能;环保;生态;图书馆;建设    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能源、生态环境等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后,人们以能源利用和保护的再认识为契机,对建筑的节能环保

2、和生态关系做了重新探索,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也为此制定政策并建立建筑节能环保生态设计综合性标准。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有限的能源被无节制的索取消耗,造成能源危机,节能环保、生态保护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将建设节约环保型社会作为重要内容,实行限制与鼓励并举的政策,提高建筑物能源利用率和环保生态功能,该措施对图书馆建设的节能环保和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1图书馆建筑的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生态型图书馆建筑”就是将图书馆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各种要素,使物

3、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外有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最显著特征是节能,以最少的能源,解决最多的使用问题。过去我国建筑节能问题被普遍忽视,与同等气候条件下的发达国家相比,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要高出2~3倍,公共建筑能耗占总能耗60%以上。预计到2020年,我国年建筑能耗将达10.89亿吨标准煤,这是我国能源发展无法承受的[1]。但建筑能源节约潜力大,按标准建造的节能建筑,不仅节约能源,还可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建筑师主要通过两种手段实现节能生态环保,一是运用建筑设计手法,二是运用技术手段

4、[2]。  1.1从标准和技术手段上提高图书馆建筑节能  我国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综合性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于2005年7月1日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在建筑领域全面铺开,该准则是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制定并强制推行节能、节材、节水标准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基础和全面推行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作为建筑节能的一项重要准则,对缓解能源短缺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起到重要作用。此标准对图书馆建筑节能环保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设计、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等环节执行节能环保标准,鼓励采用新型和高效节能技术和材

5、料,积极应用新型和再生能源等,这是图书馆建筑节能环保工作的科学依据。  1.2建筑设计中体现节能环保意识  图书馆建筑作为人工的自然物和人造的自然环境,产生和发展都于人的需求,在建筑、环境、人的相互作用中,最本质、最有决定意义的是人[3]。因此,作为人工环境的设计者,在设计时不能无视自然环境的存在,必须强调节能意识,着眼能源的合理使用和约束过多能耗。图书馆建筑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观念过渡转变的时代,变革直接影响图书馆建筑设计对节能环保的要求,人们喜爱的图书馆建筑都是以它富有创新色彩的建筑体系、建筑材料、建筑技术以及

6、建筑空间设计而得到后世赞美并流芳百世的[4]。社会发展中,节能环保的设计将成为现代图书馆建筑主角,图书馆建筑的节能环保生态设计原则将应运而生。  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将节能环保结合到设计中,在吸收传统藏书楼干燥、通风、向光、隔音等良好建筑传统的基础上,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在外部造型及内部结构中,运用先进建筑设计技术及理念,采用先进节能环保材料,使图书馆建筑达到经济、节约和实用的最大统一。如,内部布局应按大开间、全开放、全方位模式设计,实行统一柱网、层高、荷载,适应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从过去以功能、空间为单一目标转变为

7、以功能、空间、环境、资源并重的双重目标;对建筑外墙的设计,应科学合理地计算保温层厚度,设计屋面保温及幕墙外保温系统,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合理设计外窗开启扇,在可控条件下实现自然通风,有效利用空气自然对流;设计室外遮阳系统时,应根据阳光强烈程度伸缩并旋转外窗角度,达到最佳遮阳效果,采用室内遮阳帘与电动开启天窗结合的做法,既做到遮阳,同时又实现室内空气自然对流,等等。  1.3节能环保生态型建筑是图书馆建设的理想追求  节能环保生态型建筑是人与建筑、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建筑,建筑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又要保护好周围

8、环境,即对自然环境索取要少,负面影响要小,注重建筑的节能环保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体现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古代藏书楼多以私人为主,只要不漏雨不潮湿就行,图书馆建设也自然局限于以藏书为主的观念,节能环保生态理念难以体现。随着时代发展,古代藏书楼演变为现代图书馆,建设指导思想转为以读者为主,要求图书馆建筑既要满足人们高层次的文化、情感相统一需要,又要符合节能环保生态型建筑标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