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胃肠外科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胃肠外科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ID:26084021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胃肠外科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_第1页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胃肠外科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_第2页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胃肠外科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_第3页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胃肠外科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_第4页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胃肠外科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胃肠外科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胃肠外科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作者:杨振东 杨淼 李刚 王峰【摘要】目的:评估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胃肠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intravenousanalgesia,PCIA)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90例择期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均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术后行PCIA,并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法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A组:芬太尼1.0mg+生理盐水至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1.0mg+生理盐水至100mL;C组:氟比洛芬酯100m

2、g+芬太尼0.5mg+生理盐水至100mL。PCIA工作方式采用持续背景剂量(2mL/h)配合单次按压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为15min。分别采用视觉模拟(visualanaloguescales,VAS)评分评估24h内的镇痛效果,记录24h内PICA按压次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3组VAS评分及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A组和B组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5);镇痛期间A组2例发生呼吸抑制,3组均未发生异常出血等并发症

3、。结论:相对于单独应用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胃肠外科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相同,但能够有效减少芬太尼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芬太尼·胃肠疾病·术后镇痛【ABSTRACT】Objective:ToassessanalgesicefficacyandsafetyofpostoperativeanalgesialydividedintoA,B,Cgroupsandg)+0.9%Naclsolutionto100mL,GroupB,flurbiprofen(100mg)+Fen tanyl(1.0mg)+0.

4、9%Naclsolutionto100mL,andGroupC,flurbiprofen(100mg)+Fentanyl(0.5mg)+0.9%Naclsolutionto100mL.Alltheanestheticagentsl.Fentany50μgberofbutton-pressingduringPCIAandincidencerateofsideeffectsberofbutton-pressingamongthreegroups.Theincidencesofnauseaandvomiting,lethargyingroupCg

5、和阿托品0.5mg,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全身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3~0.04mg/kg,丙泊酚1~2mg/kg,芬太尼2~4μ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维持:微量泵持续泵入维库溴铵、丙泊酚、瑞芬太尼,并持续吸入异氟醚,术中不再追加芬太尼。术毕均静脉注射止吐药托烷司琼5mg。1.3 分组及镇痛方法 术毕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法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A组:芬太尼1.0mg+生理盐水至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1.0mg+生理盐水至100mL;C组: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0.5mg+生理盐水至1

6、00mL。3组术毕时均静脉注射负荷剂量芬太尼50μg后再连接PCIA泵。镇痛泵参数设定:持续输注量2mL/h,单次按压剂量0.5mL,锁定时间为15min。1.4 观察指标 随访观察并记录术后2、4、8、12和24h的各项指标。1)静息时(静卧15min后)和咳嗽时(连续咳嗽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analoguescales,VAS)评分,0分为无痛,10分最痛。2)记录24h镇痛泵按压次数。3)记录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所有数据以x±s表示,组

7、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者用Nean-Keuls检验再进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术后VAS评分 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因镇痛效果不佳或过度镇静中断镇痛治疗者。术后各时相点的VAS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后疼痛加剧,但VAS评分与同时相点静息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2.2 术后24h内中位按压次数 术后24h内中位按压次数A组13次,B组9次,

8、C组11次,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24h内C组患者恶心、嗜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