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泥石流掺气减阻作用初探论文

粘性泥石流掺气减阻作用初探论文

ID:26096940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4

粘性泥石流掺气减阻作用初探论文_第1页
粘性泥石流掺气减阻作用初探论文_第2页
粘性泥石流掺气减阻作用初探论文_第3页
粘性泥石流掺气减阻作用初探论文_第4页
粘性泥石流掺气减阻作用初探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粘性泥石流掺气减阻作用初探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粘性泥石流掺气减阻作用初探论文摘要:根据野外泥石流观测资料,分析了泥石流掺气与降粘减阻现象,建立了泥石流掺气量与流速的经验公式,并根据泥浆掺气降粘减阻的试验,揭示了泥石流掺气降粘减阻机理,提出了泥石流屈服应力与气体含量及固体浓度的经验公式。本文对解释泥石流减阻,预估泥石流流变特性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泥石流掺气减阻1前言流体减阻问题自从Toms1,Kramer2先后发现高分子稀溶液或弹性材料护面都能实现粘性减阻以来.freelovementessentialfactorfordebrisflo)平均流宽B(m)平均流速

2、V(m/s)平均流量Q(m3/s)平均雷诺数Rem高粘67.81.4431.717.9310.8727.55粘性63.20.7735.06.5140.9322.79亚粘62.11.8338.919.76633.369.57泥石流如采用明渠的有效雷诺数6公式计算Rem=ρm×V×4H/η(1+τBt/2η·V)(1)则粘性泥石流(样本中)的有效雷诺数(Rem)一般都低于120。3泥石流体中气体含量的观测分析泥石流是砂石、土、水和挟裹气泡的固、液、气混合流变体,不仅在野外泥石流高速运动时可以观测到龙头紊动时土、石、水、气

3、混掺现象,而且在室内沉降筒中也观测到泥石流沉积时气泡的释放现象。但气泡在泥石流体中的含量,气泡的存在对泥石流运动的影响,还很少进行量测分析研究。笔者7首次于1997年在云南蒋家沟的野外观测时发现泥石流体气体含量对其容重影响。1997年7月24日和7月25日,云南蒋家沟连续发生了两场泥石流,样品外观很稠,但测出来的容重并不高。以7月24日为例,该场泥石流共经历了2小时33分钟,实测样品5个,容重最高实测值为2.217t/m3,最低实测值为1.466t/m3。据蒋家沟多年观测资料,泥石流的最高容重通常可达到2.25t/m

4、3~2.27t/m3(极值为2.373t/m3)。因此,将现场采到的样品搅拌,摇晃后,发现有大量气泡排放出来,气泡排放后再测定取样桶内的泥深和容重,发现泥深变小而容重明显变高。1997年7月24日刚采集到的样品测得容重为2.176t/m3,经过5分钟摇晃后,再测得容重为2.263t/m3(测定数值为3~4次的平均值)。在摇晃时,发现有气泡释放的现象,这充分说明该样品容重变化是由于含有气体造成的。当天还观测到另一个奇异的现象。对面查箐沟口扇形地与蒋家沟交汇口处有一股泉水,从扇底浸露出来。通常在一阵粘性泥石流过去后的短暂

5、时间内,高浓度泥石体可将浸露的泉水严实地覆盖在下面。该现象说明7月24日泥石流体中的空气孔隙较多,清水容易从下面渗上来。在7月25日下午暴发泥石流时,又对样品进行了观测测试。共采集到4组泥石流龙头强烈扰动的容重样品,测得的龙头样品容重为2.16~2.2t/m3左右(γmg),然后将测得的样品释放气体后再测第二次容重值(γm)。把实测成果,列于表3,表3中同时列出了该样品的相应的运动要素。根据含气泥石流容重(γmg)和排气后泥石流的容重可推出泥石流中气体体积浓度计算公式。假定泥石流体内气体、固体、水体积为Vg、VS、V

6、g-.O.BoundaryLayerStabilizationbyDistributedDamping.J.Amer.Soc.nav.Eng.,Vol.27,1960.3屠大燕等。液环同心输送的流动分析。油气储运,1984.6.4韩文亮。高浓度水煤浆掺气减阻的试验研究。水煤浆研究论文集,1987年7月。5韩文亮,任裕民。关于全尾砂充填料减阻问题研究。泥沙研究,1990,(6).6田治宗,钱意颖。黄河高含沙水流紊动状态下流变参数的研究。第四届全国泥石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甘肃科技出版社,1994.262-274.7王裕宜

7、,邹仁元等。气体对高浓度粘性泥石流减阻作用的初步研究。自然灾害学报,Vol.7(3).178-183.8ZhouLTFliessverhaltenVonNichtNeischenMitandOhueLuftzugabe.3RInternational.1987,267-270.9邹履泰。固液气各相含量对泥石流流变特性的影响。泥石流观测与研究。成都:科学出版社,1996.11-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