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院校新生教育与管理探析

高等农业院校新生教育与管理探析

ID:26099334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4

高等农业院校新生教育与管理探析_第1页
高等农业院校新生教育与管理探析_第2页
高等农业院校新生教育与管理探析_第3页
高等农业院校新生教育与管理探析_第4页
高等农业院校新生教育与管理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等农业院校新生教育与管理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等农业院校新生教育与管理探析 摘要:大学新生是大学中代写论文的一个重要群体,农业院校新生更有其思想、心理方面的特殊性。让学生做学生的工作、积极参与校外学术竞赛、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等,是做好农业院校新生教育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一年级新生;教育与管理    一、高等农业院校新生的特点    1.对学校信心不足  笔者对广东省相关农业院校的调查显示:65.2%的农业院校的学生对学校信心不足,22%的学生对学校信心一般,9%的学生对学校信

2、心充足,3.8%的学生表示难以回答。学生对农业院校信心不足和信心一般的超过了80%。这表明高等农业院校大多数学生对学校的信心不足。  同时,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经常与其他高校学生相比,特别是“非农”专业学生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与其他高校的相同专业或类似专业进行比较,存在“低人一等”的心理。  2.专业思想不稳定  农科专业的学生“学农不爱农”,对所学的专业兴趣不浓,大部分同学表示不希望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笔者对华南某高校06级新生的调查显示,在1674名农科新生中,有40.02%的男生明确表示就业时要改行

3、,有39%的女生表示不打算从事本专业的工作。  在农业院校里,即使是非农科专业,由于受社会偏见的影响,相当部分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  3.经济压力不小  农业院校中,有不少新生来自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华南农业大学2006级9998名新生中,农村生源学生3868人,占新生总数的3869%。2001年至2006年华南农业大学新生中的贫困学生比例在231%—279%之间。而华南农业大学学生的70%是广东生源,应该说,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其他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高等农

4、业院校的贫困学生将远远高于华南农业大学贫困学生的比例。  全国高校新生经济困难的比例大概在20%左右。由此可见,高等农业院校经济有困难的学生的比例比全国高校平均数高出5%以上。    二、高等农业院校新生教育与管理的措施    1.让学生做学生的工作  新生入校后还存在某种程度的依赖性。为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我们经过精心挑选,选出政治思想合格、业务知识扎实、工作热情高涨的大学四年级的学生担任“朋辈辅导员”,让他们与辅导员一起参与到对新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当中来。  “朋辈辅导员”是新生入校后与新生

5、接触最多的人,他们在某种意义上说扮演着高中阶段“家长和班主任”的角色。这样的制度安排能够让新生在进入高校后有一定的缓冲期,而不至于像小孩子一样有点突然“断奶”的感觉,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教育作用。笔者认为,在大学一年级强化“朋辈辅导员”的作用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因为,按照一般的心理规律而言,“朋辈辅导员”以学生的身份向新生所宣传的一切比辅导员以教师的身份所宣讲的一切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新生的这种心理,将学校的政策、规定、老师的观点借着“朋辈辅导员”的口说出来,使教育

6、工作更具说服力。  同时,让“好师兄好师姐”从正面对新生进行专业和学校的宣传,增加新生对大学、大学生活的可控制的感觉,从而获得安全感,进而获取自信心。  2.积极参与校外的学术竞赛  新生对学校的信心问题,除了“农”字的影响外,很重要的方面是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不足的问题。为了扩大学校的影响力,笔者认为,农科院校要敢于“走出校门”,敢于在与国内外的非农科院校的竞争中看差距、求发展;要敢于比拼,积极参与与非农科院校的各项学术竞赛。  当然,对于任何一场校外比赛学校都要十分重视,充分准备,竭尽所能,这是能

7、够获胜的前提条件。当在全国大型比赛中获得殊荣的时候,对这些比赛的结果,学校要大力宣传。要让每个学生都知道赛果,了解赛程,让他们体味参赛队员的团结和拼搏精神,从而增强集体荣誉感,进而增强对学校的信心。  3.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  大学四年培养人才的目标在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其落脚点具体体现在学生的就业方面。据有关调查显示:在“你为什么上大学”这一项中,有88.7%的同学选择了为使将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或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打基础。这里显而易见的是,“就业是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因此,高校要以提高学

8、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主来培养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让他们有所定位,有明确的目标。  为此,可以组织新生参加当年毕业生供需见面会,让他们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了解社会的用人标准。同时可以让新生写好简历以毕业生的身份参与到投递简历、与单位面谈等过程中,让他们在与用人单位的直接接触中感受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努力目标。此外,在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时,在征得用人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新生观摩招聘面试现场,让他们了解面试的“自我介绍”、“答辩”等环节。  上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