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

ID:26106922

大小:4.21 MB

页数:83页

时间:2018-11-24

实验室生物安全_第1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_第2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_第3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_第4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室生物安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室生物安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柯昌文2008年11月★基本概念★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意义★我国及国外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及实验室人员培训★微生物菌毒种及样本的运输与保藏提纲生物安全(biosafety)避免或控制生物因子特别是意外的和有意的利用生物因子对人员的暴露和伤害的意识、措施、技术。实验室生物安全保护工作人员避免接触实验室工作中的生物因子的原则和技术路线、避免实验生物因子伤害风险的原则和措施。生物安全实验室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实验室。1.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动物生物安全

2、实验室(ABSL)良好的操作技术翔实的SOP严格的管理标准化的建筑 生物安全设备配置 个人防护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标准操作规程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意义一、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实验室相关感染(laboratoryassociatedinfection)操作生物因子时发生的试验生物因子的感染实验室感染1941-MeyerandEddie美国74例实验室相关的布氏菌感染1949-SulkinandPike222例病毒感染(21例死亡),仅有27%与已知的事故相关实验室感染1951,1965,1976-S

3、ulkinandPike调查5000多个实验室累计实验室相关感染3921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最常见病原微生物:肝炎布氏菌病肺结核野兔热(土拉弗氏菌)斑疹伤寒委内瑞拉马脑炎3921例实验室感染80%是由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起20%是由设备故障引起实验室感染的直接原因溢出和泼洒针头和注射器锐器、碎玻璃动物的咬伤或抓离心机事故微生物气溶胶★气溶胶(aerosol)液体或固体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一般为0.001-100μ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稳定的分散体系气溶胶连续相分散相气态液态固态气态混合气气溶胶(雾)气溶胶(尘)液态泡沫乳胶悬

4、液固态海绵水晶凝胶合金能够产生微生物气溶胶的操作接种环操作吸管操作针头和注射器操作培养和划线培养混合微生物悬液、使用搅拌机、混合器、超声波仪和混合用的仪器打开培养容器,感染性材料的溢出真空冻干和过滤接种鸡胚和培养物的收取二、生物反恐的需要防范以危害人类健康为目标的生物恐怖事件生物恐怖(bio-terror):用生物因子(bio-agent)造成的恐怖生物因子(biologicalagents)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可能致人、动物感染、过敏或中毒的一切微生物和其它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基因修饰、细胞培养和生物体内寄生的微生物生物战剂(B

5、iologicalagent)在战争中用于伤害人、畜或毁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所产生的毒素细菌、毒素、病毒、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生物武器(Biologicalweapon)装有生物战剂的各种施放装置:炮弹、航弹、集束炸弹和安装在火箭或导弹弹头中的分散装置安装在飞机上的各种布洒装置◆面积效应大 核武器(百万吨级)30K㎡化学武器(15吨神经毒)60K㎡生物武器(10吨)100,000K㎡◆危害时间长 在外环境中存活时间长霍乱弧菌20℃水中>40天炭疽芽胞阴暗湿润土壤数十年◆具传染性和自我增殖能力生物武器的特点◆生物专一性只使人、畜

6、、农作物致病,不破坏无生 命的生产/生活资料◆难于防护、便于进行突袭、侦测困难◆生产容易,成本低廉每K㎡所需成本:常规武器2000美元 核武器800美元 化学武器600美元 生物武器1美元生物武器的特点巨大心理战效果>实际杀伤效果三、新发与再发传染病防制的需要新现与再现的传染病自1973年以来新现传染病30多种再现传染病20多种中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尼巴病毒脑炎拉萨热人类克雅氏病西尼罗河脑炎人猴痘裂谷热委内瑞拉马脑炎侵袭性链球菌感染四、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医院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中国卫生部,1990

7、病人在入院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同时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医院感染率WHO3%~20%平均9%美国5%英国7.5%日本5.8%中国9.72%中山一院5%三军大附院7.76%美国院内感染达210万例/每年我国500万例/每年内科约有1/4的死亡者与医院感染有关外科或重症监护室1/2死亡者与医院感染有关院内肺炎(美国)平均住院延长4-9天,多花医疗费用10亿美元国内外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规和指南《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1983年第一版,1993年第三版,1999年第四版《生

8、物危害主要防护:生物安全柜的选择、安装和使用》2000年第二版美国1983年《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一版2003年《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二版(修订版)2004年《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世界卫生组织(WHO)我国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