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持续创新的路径

浅析企业持续创新的路径

ID:26110896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4

浅析企业持续创新的路径  _第1页
浅析企业持续创新的路径  _第2页
浅析企业持续创新的路径  _第3页
浅析企业持续创新的路径  _第4页
浅析企业持续创新的路径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企业持续创新的路径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企业持续创新的路径内容摘要:成功的企业最突出的特点是有很强的持续创新能力,持续创新才能持续发展。本文从创新理念、创新氛围、资源配置、创新工具与方法四个方面探讨了企业进行持续新的路径。  关键词:企业持续创新持续发展    国外的一些知名企业,都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比如,科斯酿酒公司既是首家采用铝罐装啤酒,又是首家生产出冰镇啤酒的公司;索尼公司的创新产品层出不穷,随身听、游戏天地、艾伯机器人宠物和Vai0笔记本电脑以及MemoryStick内存条;明尼苏达采矿制造公司亦是如此,即时贴、消防水龙带、透明胶带……这些企业突出的特点就是创新的持续性,持续创新才能持续发展。那企业这种持续性内力是如

2、何修炼出来的呢?    树立全方位创新理念    任何工作岗位都需要创新,也存在着创新的可能,不管该岗位是多么平凡。德国农民卖土豆时把土豆分成大中小三类,这样能赚更多的钱,但分土豆工作量大,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汉斯家卖土豆时从不分捡,但也能卖好价钱。奥秘何在?原来他们先把土豆装进麻袋,然后再选颠簸不平的山路走,等到城里时,小的落在下面,大的在麻袋的上面。可见,无论多么平凡的岗位上都存在创新的可能。  员工是企业创新的主体。电信公司沃达丰委托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在接受访谈的2000名员工中,28%的人表示,他们每周都会产生一个新主意。假设任意一年,每人的新主意中有3个可以派上用场,那么就有

3、约2700万个建设性意见在公司中流传。另外,微型企业(雇员不超过5人的企业)员工每天产生一个新主意的可能性,是250人以上企业员工的3倍。这与微型企业的组织结构有关系,因为这种有机式结构的正规化、集权化和专业化程度都较低,有很大弹性,其灵活性、开放性、应变力和跨职能工作能力都很强,员工能够非常容易地与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有关人员合作,这些都是创新必备的。    营造适合创新的氛围    参天大树深深扎根于沃土之中,同样那些能够持续创新,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的企业,拥有适宜科技积累与创新的氛围。如何才能营造创新的氛围,努力做到以下两点就可以培育这种文化: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沃达丰研究表明:

4、在没有创新激励机制的公司中,有29%的员工从不提出任何新建议;而在有创新激励机制的公司中,这一比例只有8%。美国的IBM公司为了激励科技人员的创新欲望,促进创新成功的进程,在公司内部采取了一系列的别出心裁的激励创新人员的制度。该制度规定:对有创新成功经历者,不仅授予“IBM会员资格”,而且对获有这种资格的人,还给予提供5年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支持,从而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进行创新活动。它使创新者获取了实物形式的自主权,这种自主权主要表现在:  有选择自己所追求的设想的权利,一个人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和资金去追求自己的设想,他就不能自由地选择怎样行动,必须等待公司批准;有犯错误的权利,没有自己的

5、资金,一个人就要为自己的错误向别人负责,有了自己的资金,他就只须向自己负责;有把由成功带来的财富向未来投资的权利;有通过自己的勤奋获得利益的权利。  IBM公司采用这种奖励一举数得。它既使创新者追求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也是一种经济奖励,它还可以以此留住人才,并促使他们为公司的投资能得到偿还而更加努力地去进行新的创新。  成功的企业为创新搭建桥梁,但某些企业的做法也让我们深感忧虑。沃达丰调查数字显示:超过半数的访谈者表示,公司并不鼓励他们提出新建议,而约有49%的人认为,他们所工作的组织甚至反对员工提出新主意。四分之一的人认为,新建议的最好去处就是将之锁在自己的脑海里,79%的人没有因思路创新

6、得到过金钱上的奖励。如果企业让员工有了这样的感觉,员工不可能把实现企业的目标当作自己的努力方向,企业就谈不上有凝聚力了,这样的企业何谈持续发展。  确立收集和采纳好建议的途径  沃达丰调查显示:60%的被调查者没有因思路创新而获得公司专门安排的听取意见时间。因此,确立一种收集和采纳好建议的途径也很重要。要做到这一点,一种方法是要拥有一套沟通制度。如热线电话、总经理座谈会、报纸及杂志、员工大会、教育日、墙报、员工委员会等,这样新主意可以在特定时间里得到检视,并可在适当情况下提交到公司高层。如果该主意被判定为有价值,创新想法的提出者可参加落实该主意的项目小组。另外一种方法是编制一本实际上的“知识

7、手册”,分不同章节解释本公司所从事的一切活动。    公司在资源配置上要倾斜    创造本身需要投入,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更需要大投入。1991—2000年,我国10年间累计投入研究经费约为553亿美元,仅为美国同期的1/36,约为韩国的1/2。2003年我国研发经费约为18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16。全国从事研发人员年平均经费分别只有韩国的1/7和日本的1/13。专家认为这种投入强度很难支持持续性创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