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城市化创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用城市化创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ID:26115091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用城市化创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_第1页
用城市化创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_第2页
用城市化创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_第3页
用城市化创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_第4页
用城市化创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城市化创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用城市化创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世界其他国家在人均3000美元GDP时,平均城市化率是55%,东亚地区的日本和韩国是75%,中国在同等人均收入水平时的城市化率明显偏低。工业化是为城市人生产商品,农村居民可以以自然经济生产方式生存,如果只要工业化而不要城市化,就是只要供给增长,不要需求增长,必然会产生严重的生产过剩。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5倍,到2008年拉开到3.3倍,仅占1/3的中国城市人口,却在全体居民消费中占有超过2/3的份额。反观日本和韩国,在工业起飞过程中的城乡差距也有拉大倾向,但最高不过1.7倍。到工业化后期,农村居民还比城市居民收入高出10%左右

2、,是一个先拉开后收缩的过程,主要是因为其工业化过程是与城市化同步推进的。在中国则是工业化速度大大快于城市化速度,由此导致当生产能力已经可以满足人均3000美元GDP消费水平时,主体居民——9亿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只有不到700美元。有关研究说明,中国目前的收入差距中,城乡差距占60%左右,是导致分配矛盾的大头。  既然城市化已经滞后了60年,那么为什么到今天才构成生产过剩?这是因为新中国60年的不同阶段,都有消化这些过剩的不同机制。  “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如果在未来1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比重能上升到2/3,年均20万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就可以维持20年,年均社会消费额

3、就可以从目前的10万亿元增加到20万亿元。2008年,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万亿元,出口总额按人民币计算是9万亿元,如果仅国内消费就可以增加10万亿元,则无论国际环境怎样恶劣,中国经济也可岿然不动,并由此走向由内需所主导的长期高速增长新轨道。  总之,突破分配难题可以从体制和战略两方面入手,体制方面的原因要解决但时机还不够成熟,而且在分配矛盾形成中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小,应该放在后面逐步解决;而城市化不仅是造成分配矛盾的大头,也比较好突破,推进城市化就是必然的战略选择。当然,推进城市化也会有利益关系的调整,也必须有体制方面的配合。  先存量后增量,推进城市化的基本战略取向 

4、 存量是指,已常年在城市打工的1.2亿农民工,这些人已经加入了城市就业队伍,但因家在农村,生活消费被压缩到最低限度,打工收入基本上寄回农村的家庭。“先存量”的含义就是,先把这部分已经稳定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及其他们的家庭,转换成城市人口。如果按照农村家庭每户4人的平均标准计算,扣除已经长期稳定在城市生活的2000万农村人口,这1亿农民工及其他们的家庭进城,就可以增加4亿城市人口,从而使中国的城市化率从目前的34%提升到64%。如果把生活在城郊的4000万农村人口也考虑进去,城市化率还可以上升到67.5%。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率有加快趋势,大约每年提升0.8个百分点,如果把

5、这4.4亿农村人口进城的任务放到十年完成,就要求未来10年间城市化率的提升速度,必须加快到每年3.35个百分点,即比过去10年的速度要快3倍还多。  “先存量”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必须对现有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进行大规模调整。中国是人均耕地资源稀缺国家,又不能像日本、韩国那样把吃饭的来源放到国外,所以,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吃饭与建设的矛盾必然会比东亚地区的任何经济体都尖锐。但中国的可用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又存在着严重浪费,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现有城市的容积率过低。从城市建筑面积与城市建成区相比的“城市毛容积率”看,日本的大城市是2,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分别是1.2和1.6,而在中国大陆,

6、即便是高层建筑最多的上海也只有0.8,到2007年底全国平均只有0.5。如果有4.4亿农村人口进城定居,就等于中国的城市人口要增加1倍,按照目前的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就需要再占6000万亩耕地。中国的人口高峰是在2030年,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城市化率还应继续提升到90%,即还要再增加4亿城市人口,再占6000万亩耕地,这是中国的国情所不能承受的。所以,必须把中国城市的容积率普遍提升到2以上,如此才能在城市新占耕地面积有限增加的前提下完成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与原有城市围绕提升容积率的改造平行推进,而且是以原有城市不断扩容来承接更多农村转移人口,而不

7、是新建许多新城市的方式进行的。  农民进城转变为城市居民,原有在农村占有的宅基地和承包田就必须交出,这样可以增加继续留在农村的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耕地占用量,从而提高他们的财富水平,使中国的“三农”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农民进城需要住房和社保这两项基本保障,国家应以进城农民交出宅基地和承包地为交换条件,为他们提供这两项基本保障,这种“二换二”的模式将把大规模城市化和农村的“新土改”有机联系起来,即在农村中最先允许自由流动的土地是进城农民交出的土地。对于生活在城郊地区的农村户口居民,由于他们的土地早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