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鲁迅作品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鲁迅作品教学中的运用

ID:26120966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4

浅谈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鲁迅作品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浅谈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鲁迅作品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浅谈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鲁迅作品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浅谈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鲁迅作品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浅谈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鲁迅作品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鲁迅作品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鲁迅作品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摘要】本文通过运用抛锚式教学,阐述如何有效地对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理解。  抛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所谓抛锚式教学,是要求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凭借学生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提出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这类真实事例或问题就作为锚,而建立和确定这些事件或问题就可形象地比喻为抛锚。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也就像轮

2、船被锚固定一样而被确定了。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品数量也渐为古今中外名家之首。但由于鲁迅的作品既富于思想深度,又比较重视行文的技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认为鲁迅的文章往往比较难教,学生则觉得较难理解。在教学中,我发现抛锚式教学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其主要的方法,就是从组织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入手来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寻求对作品的理解。  抛锚式教学的过程结构可用以下简式表示: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rar

3、r;效果评价  一、创设情境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抛锚式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创设一个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的情景,也就是设计一个宏观情境下的锚。  二、确定问题  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

4、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根据抛锚这一思路,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刘和珍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纪念她?请在文中找出刘和珍不平凡的事迹来。  2.这篇文章浓缩了的真切的感情。你能了解这种情感是怎样的吗?请在文中找出所寄予的深厚感情。  这两个问题相当于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的问题一个真实宏观情境的锚。而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比较容易感兴趣的,并且也能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有了这些设计,学生理解

5、课文就容易多了。事件清楚了,的思想感情基调就一目了然,而文章的教学难点也就可以迎刃而解。 三、自主学习  在抛锚式教学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鼓励学生围绕锚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收集信息、确定完成任务的子目标、利用并评价有关信息与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等。教师则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一定的脚手架,以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  例如,《祝福》运用了鲁迅小说最常用的归乡模式,这种情节结构模式的特点是:叙述者在讲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

6、透,构成一个复调。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在这里,恰当的视角是展开故事与读者理解作品的关键。在《祝福》中,为什么选择我这一个远离故乡的知识分子作为叙述人,而不用其他人,如鲁四老爷、四婶、冲茶的短工或是柳妈呢?在学习中,可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锚去收集材料,从而获得对作品的理解。  四、协作学习  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这是协作学习的要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该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特别是后者)的讨论或对话,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锚中问题的可能办法,提高学生的合作

7、、交流的能力。例如,《故乡》一文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现实的故乡是什么样子呢?它与回忆中的和理想中的故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它是由哪些不同的人及其精神关系构成的呢?怎样概括自己对这个故乡的具体感受呢?故乡与鲁迅心目中的祖国有何关系呢?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才能达到对作品的充分的理解。  五、效果评价  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

8、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检测,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抛锚式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解决锚中的问题,而且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完成学习目标,自主地解决复杂背景中的真实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