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措施

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措施

ID:26121825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措施  _第1页
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措施  _第2页
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措施  _第3页
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措施  _第4页
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措施  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措施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措施摘要日光温室等保护地番茄病害日益加剧,防治迫在眉睫。针对日光温室等保护地番茄病害的新特点,提出了无公害防治措施,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无公害;防治措施    日光温室等保护地番茄病害种类多,危害重,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多年种植,病害发生呈现出新的规律性,老病害逐步加重,新病害相继出现,且常常多种病害同时发生,交替出现,危害更加猖獗,防治愈来愈困难,防治番茄病害已成为制约番茄栽培丰产性的关键因素。  1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  1.1土传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  温室一旦建成,重茬连作不可避免,每年换土又不现实,易造成土

2、壤中病菌的积累。如枯萎病、菌核病及根结线虫病等在许多温室、大棚内均成为主要病害,并有蔓延之势。  1.2低温高湿病害发生重  日光温室内的小气候可调节范围有限,良好的肥水管理加重棚内湿度,客观上会促进许多喜低温、高湿病害如灰霉病、晚疫病等猖獗发生,成为秋冬茬日光温室番茄高产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1]。自1994年以来,每年使日光温室番茄减产30%~50%,有的年份高达80%~90%。  1.3细菌性病害及病毒病日趋严重  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对真菌类病害的防治,而使细菌病害、病毒病乘虚而入,逐步加重。如细菌性疮痂病、溃疡病、青枯病和软腐病等均呈加重趋势;病毒病也由主要危害叶片,转向危害果实。  1

3、.4新病害不断出现  特殊的栽培环境、良好的生态条件促成一些新病害相继出现,并成为保护地番茄生产中新的制约因素,如红粉病、圆纹病等均给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  1.5生理性病害复杂且危害严重  日光温室内的温湿度等可调节范围有限,一旦遭遇恶劣天气条件,会造成棚内湿度大、地温偏低、通风不良等,从而影响番茄的正常生长,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造成植株生长失调而表现出多种生理性病害,并加重生物性病害发生。例如低温障碍、生理性早衰、肥害、气害等。  2无公害防治措施  保护地番茄病害发生具有复发性和不确定性,任何一种病害一旦发生,则难于控制,应很好地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4、[2]。  2.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各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尤其对于一些难于防治的病害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选用抗病毒病的双抗2号、中蔬4号、强丰、早魁等;从荷兰引进的抗根结线虫病的GC779、W733等新品种。  (2)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推行配方施肥、测土施肥,依据番茄生理需求施肥。要施足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叶面施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强抗病能力。  (3)改善栽培设施。日光温室应尽可能提高标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张挂反光膜;采用无滴膜,减少结露现象;全膜覆盖,膜下灌水,最好在棚内建蓄水池并实行滴灌,以有效降低空气湿度,避免地温过度降低,减少病害

5、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  (4)合理间套作与轮作倒茬。连作重茬会造成养分失衡与匮乏,造成菌源积累,加重许多病害发生,可通过科学栽培加以调节,减轻病害发生,如番茄地混种韭菜,可防治番茄根腐病、萎蔫病;番茄与茼蒿同穴栽培可抑制番茄枯萎病;与葱蒜类和十字花科类轮作,可有效控制枯萎病和早疫病等。  (5)清洁田园。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和杂草,深翻土壤,减少室内初侵染源;发病后及时摘除病花、病果、病叶或拔除病株,带到室外销毁,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6)换土改造。连作几年后,土壤盐化及土传病害加重,可采取去老土换新土的方法来解决。方法是铲除耕层表土,换上无毒肥沃的大田土。  (7)温室蔬菜管

6、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栽培管理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病虫害与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和发育而不利病虫害繁衍的环境条件,以达到预防和减轻病虫害危害的目的[2]。2.2生物与生态防治  (1)使用生物农药。如立枯病可用木霉菌0.5kg掺细土50kg混匀,然后撒在病株茎基部,用药22.5kg/hm2,能有效控制病情;青枯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2500~3000倍液喷雾或灌根[3]。  (2)生态防治。不同病害适宜的温湿度不同,应依据不同温室内的具体情况,科学管理,控制温湿度。温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0~25℃基础上,夜间13~15℃,适温

7、范围内,采取偏低温管理;合理通风,适时浇水,改善光照条件等。  2.3物理防治  (1)抓住春秋茬之间的夏闲高温期翻地晒棚,进行土壤消毒,方法为铺4~6cm麦草1kg/m3,加石灰氮0.1kg,深翻20cm,然后田埂间灌满水,用旧塑料薄膜盖上,密闭10~15d后,地表温度可升到50~60℃,灭菌及杀线虫效果显著[4]。  (2)温室建成后,选择晴天盖上棚膜,密闭闷棚7~10d,使室内温度提高至6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