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012年江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ID:26124921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4

2012年江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1页
2012年江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2页
2012年江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3页
2012年江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2年江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江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2012年江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一、考试说明——有的放矢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二、考点知识梳理考点三、大气受热过程1、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宇宙空间释放能量,其中一部分到达地球,首先到达的是地球

2、大气层,被大气反射、散射、吸收等削弱,其中反射作用的削弱最为强烈,因而阴天是气温一般较低,这是云层的反射作用所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性,其中臭氧和氧原子吸收、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直接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增温以后又形成地面长波辐射,大气主要依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增温后产生大气辐射,其中朝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它将大部分能量偿还给地面,从而体现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一般阴天的时候夜间温度不会太低主要是大气逆辐射强的缘故。【归纳总结】请写出下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

3、义:ABCDE大气的消弱作用(反射、散射、折射)F2、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1)形成原因:。(2)形成过程:【我来构建】右图中A、B为近地面冷热状况不同的点,请动手画出A、B两地之间形成的热力环流。【提示】地面的冷热不均空气的运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空气的运动热力环流(3)规律总结:同一高度:气温高,则气压低、等压面下凹;气温低,则气压高、等压面上凸。“高高低低”不同高度:越往高处,气压越低;近地面气压的高低与高空相反。(4)案例:①海陆风: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②城市风

4、:启示:污染严重的工业应设置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③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如下图所示:【拓展延伸】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读风向形成示意图,回答:(1)图中①是_________压,②是_______压。(2)图中③是_______力,④是______力,⑤是______。(3)在______的作用下,大气由_______气压区向_______气压区作水平运动,这就形成了风。(4)当风一旦形成,马上就受到_______力的作用,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______偏,南半球向________

5、__偏。_______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5)近地面的风,除受_______力的影响外,还受______力的影响,该力的作用是减小风速。(6)在三种力的作用下,风向不与等压线垂直,而是_______(成一夹角)。(7)该风向形成图是()A.北半球的风向形成图B.南半球的风向形成图C.图中的风向右偏D.图中的风向左偏三、感悟经典——高考真题体验(2010年江苏高考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图l2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

6、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双选A.①B.②C.③D.④四、备战高考——迈向成功【2011•北京东城期末】读图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