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ID:26140758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4

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_第1页
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_第2页
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_第3页
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_第4页
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摘要】为了全面认识和发展新时期农村体育,本文针对农村体育发展中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描述基础上,阐明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论述了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未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势下体育的发展对策,以期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农民;农村体育1.发展农村体育的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只有广大

2、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近56%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有着重要作用。为此,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新农村的建设不仅要解决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升物质文明建设水平,同时也要在农村建立现代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和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有着重要意

3、义。2.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原因  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有体现,体育也不例外。究其原因,存在许多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即农村体育在资金、基础设施、体育人才、体育信息、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农村体育开展不力,农民体质较差,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也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2.1农村体育人口偏低,青壮年流动频繁,主体力量削弱。体育人口是一个反映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农村人口参与体育的比率很低。而且农村人口中体育参与者在不同年龄段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城镇人口,且随年龄增长,差距

4、不断加大,呈下降趋势。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2亿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的身体素质要高于一般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理应是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长年漂泊在外,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农村体育,这无形中削弱了农村体育的主体力量,从而导致农村的体育人口偏少。  2.2农民体质状况较差。由于农村的经济落后,农民的生活水平较差,医疗保健体系不完善,所以长期以来农民的体质状况不如城镇人口。农民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等大部分指标低于科技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工人等人群,部分地区的农民仍然

5、是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各种传染病的高发人群。  2.3农村体育健身指导员匮乏。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一项系统工程。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组织、指导农民进行科学体育健身,传授体育健身知识技能的骨干力量,是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在农村,体育健身组织机构缺失、社会体育指导员匾乏的现象较为突出。远远满足不了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2.4农村体育资金的筹措渠道单一。经费困难是农村体育工作的共性,落后的体育意识阻碍了人们去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就全国平均水平来看

6、,我国社会体育消费水平还很低。广大农民还不具备从事社会体育的物质条件。体育消费能力的薄弱是体育筹资不足的主要内在因素。  2.5农村体育资源匮乏。体育资源是农村体育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农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我们国家长期对农村体育的投入不足,使农村的体育资源严重匮乏。城市体育设施由国家拨款投资,而农村则由县、乡财政负责,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居民享有体育资源的不均衡。  2.6农村体育法制建设落后、体育普法宣传力度不够。我国现行体育法是在我国的国情和历史基础上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尽管我国体育法制建设在近几

7、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体育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已是不争的事实。3.农村体育发展对策  3.1加强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加大农村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使农民澄清错误认识,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在农村地区形成一个良好的健身环境。使参与体育锻炼成为农村居民的自觉需要。  3.2健全农民体质监测体系。健立健全国民体质检测体系,可以为农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提供科学依据。各省、区、市体育行政部门要为农民进行免费体质测定。同时应组织义务开展健身指导和健康咨询服务。  3.3加强农民工和流动人

8、员的体育管理。各地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条件以及教育、卫生等项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把农民工体育的发展纳人到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的规划中,制定切合实际情况的农民工体育发展规划。  3.4完善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发展新农村体育事业应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突口,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现有公共设施。另一方面,多方筹措资金。第一,加大政府体育资金投人向农村地区倾斜的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