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的实验研究 .

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的实验研究 .

ID:26147119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5

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的实验研究 ._第1页
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的实验研究 ._第2页
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的实验研究 ._第3页
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的实验研究 ._第4页
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的实验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的实验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的实验研究.;1前言近年,系列位置效应研究又成为记忆研究的热门话题。这与近因向首因效应转换的发现有关。近因向首因效应的转换是指随学习和测验时间间隔的增加对项目表中前面项目的记忆改进,而对后面项目的记忆变差。最早由宽×5cm高。2.1.3实验设计本实验为2(保持时间间隔:0s和10s)×3(实验材料:有意义汉字、无意义汉字与大写字母)×6(6个系列位置)因素设计。因变量是每个系列位置正确回忆的百分比。实验为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完成全部72次试验。保

2、持间隔的次序在被试间平衡。每类材料、每个系列以随机方式呈现。2.1.4程序告诉被试实验目的是测定记忆准确性,次序不作要求。实验材料和指导语都计算机呈现。每次试验先在屏幕中央呈现0.5秒新试验开始的信号。信号消失1秒后,屏幕中央呈现6个系列的字或字母,每个项目呈现1s,项目间时间间隔为0秒。每系列呈现完毕,间隔0s或10s后呈现红色的“开始回忆”字样,要求被试将刚呈现过的六个项目写在答案纸上,不提供反馈。鼓励被试尽快精确地在1分钟内完成任务。采用个别测试,有2次预备试验,一次休息。2.1.5结果与分

3、析分别对各类材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都有明显的系列位置主效应:有意义汉字:f(5,324)=14.455,p<.001;无意义汉字:f(5,324)=12.864,p<.001;大写字母:f(5,324)=8.036,p<.001。时间间隔与系列位置间的交互作用都显著。三种材料均p<.05。对每种材料中的系列位置1与6在0s与10s的平均正确率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0s时,有意义汉字:t(54)=5.101,p<.001;无意义汉字:t(54)=3.534,p<.001;大写字母:t(54)

4、=5.382,p<.001。10s时,有意义汉字:t(54)=-2.173,p<.05;无意义汉字:t(54)=-2.516,p<.05;大写字母:t(54)=-2.382,p<.05。结果都展现出0s保持间隔第一个项目成绩最好,最后一个成绩差,即观察到有显著的首因效应而无近因效应,但在10s保持间隔则相反,即当保持间隔增加,最初的系列位置项目的成绩下降而最后的系列位置项目成绩提高,明显呈现首因向近因效应转换的特点。图1是三种实验材料0s与10s间隔时的系列位置曲线。附图图1不同时间间隔首因向近因

5、效应的转换总的正确回忆率为.7339,0s间隔条件下正确回忆率为.7298,10s间隔条件下为.7379。不同保持时间间隔之间正确回忆无显著差异,f(1,1006)=.20,p<.05。对材料类型进行posthoc检验后发现三种材料类型两两间的差异都非常显著,p值都小于.001。无意义汉字正确率最低,为.6037;字母的正确率最高,为.8514;有意义汉字的正确率居中,为.7465。实验中出现了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的现象,这和neath和knoedler(1994)等人运用识别探测项目范式观察到

6、的近因向首因转换的结果模式完全相反。我们认为这主要可能反映了近因向首因的转换与实验范式有关而与刺激材料性质无关,因为汉字和英文大写字母都表现出显著的首因向近因转换的现象。实验中保持间隔的次序虽然在被试间平衡,但两种时间间隔是分别进行的,即一半被试先做0s间隔,再做10s间隔,另一半则相反。knoedler等人(1999)对这样的设计曾提出被试可能(下意识地)会在不同时间间隔应用不同策略的看法。假设学习与测验间隔短时(0s)被试可能(下意识地)不会为位置6项目的记忆担心,而运用按编码顺序从头到尾的策

7、略进行回忆,即优先提取第一个项目,使后面项目的回忆受到影响,当间隔长时(10s)被试可能(下意识地)会担心位置6的记忆而运用从尾到头的策略,即优先提取最后一个项目,结果前面项目的回忆成绩受到影响。为检验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是否与被试在不同时间间隔应用不同顺序的提取策略有关,我们进行了实验2。2.2实验2不同顺序提取策略对首因向近因效应转换的影响2.2.1被试28名浙江大学学生。男女各半。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2.2.2材料96个汉字系列。每系列6个汉字。选字标准同实验1。每系列有意义与无意义汉字各

8、半、平均8.02画(5-11画)、平均频率.03352%(.00542%——.29799%)。实验设计了四种实验条件(见表1)。48个系列从头到尾或从尾到头顺序的回忆为掩蔽实验。表1实验二的四种实验条件的测验类型条件时间间隔测验类型呈现方式条件一0s一半从头至尾回忆,一半自由回忆随机条件二0s一半从尾到头回忆,一半自由回忆随机条件三10s一半从头至尾回忆,一半自由回忆随机条件四10s一半从尾至头回忆,一半自由回忆随机本文共3页:第1[2][3]页;1993年)与测验项目的编码表征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