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

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

ID:26147651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5

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_第1页
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_第2页
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_第3页
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_第4页
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摘要】丰子恺的美学思想是20世纪30年代艺术家的美学思想的代表,对其展开的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将近一个世纪。文章以时间为线索,阐述了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发展状况,详细介绍了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开始冰点高潮的发展脉络,并且将其与当时的美学思想主流相比较,凸显丰子恺美学思想的边缘化倾向。  【关键词】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    丰子恺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学术界就展开了对其美学思想的研究,取得不少的成果,下面以时间为线索

2、对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的成果加以述评。  一、建国前的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  有关丰子恺美学思想的研究,最早的文章要数朱自清发表在1925年11月《语丝》第54期上的《子恺漫画代序》。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已经不仅仅是对丰氏漫画的评析,而是对其漫画中所蕴含美学思想的感悟与提炼,这是现有可查资料中的第一篇涉及到丰子恺美学思想的文章。遗憾的是,这篇序言并非是自觉的对丰子恺的美学思想进行研究,当时的朱自清还只是将目光集中在丰子恺的漫画上,似乎并没有认真考量丰子恺在美学上的建树,这时

3、研究者眼中的丰子恺,还仅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漫画家。  随着丰子恺逐渐成为文化界中的名流,越来越多的人就丰子恺的作品发表评论文章。如《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丰子恺和他的小品文》等,都涉及到了丰子恺的美学思想。尤其是日本学者谷崎润一郎引用《缘缘堂随笔》日版译者吉川幸次郎的话我觉得著者丰子恺,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与以往的札记、随感式的文章不同,这是第一篇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论述,其对丰子恺艺术气质的阐释,成为后来丰子恺研究者频频引用的评价,也奠定了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的基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护生画集》的出版,

4、丰子恺是否佛化成为当时文化界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1930年4月,左翼作家柔石在《萌芽》杂志1卷4期上发表了《丰子恺君的飘然态度》一文,说从《护生画集》中看到的是荒谬与浅薄;曹聚仁认为《护生画集》可以烧毁了,在他们看来,丰子恺俨然佛教的代言人,已经佛化,而佛教思想于当时便是落后的、不合时宜的、毫无用处的,丰子恺自然是保守、愚昧的了。与之相反,相当一部分文人,认为丰子恺并未佛化。陈子展和钦文就是支持丰子恺的代表。陈子展认为以为他是现实的逃难者,佛家的信徒,似乎那也是不可以的;钦文则更进一步,从宏观的培养艺术家修养的角度提

5、出,艺术家是很需要修养功夫的,即使吃素真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采取佛教的一种手段来修养身心,也并不就是佛化,相比之下,苏雪林的说法更加平和,他认为丰子恺用艺术宗教剪破世网。由此可见,虽然对于丰子恺是否佛化,文化界存在较大分歧,但这开创了关于佛教思想对丰子恺思想影响的研究,而这正是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总的说来,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的起点很高。研究者多为当时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如朱自清、苏雪林等,他们从美学角度对丰子恺艺术作品进行研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关于佛教对其思想影响的研究也已经开始,这些都为丰子

6、恺美学思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建国后三十年间的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  从建国伊始直到文革结束的近三十年里,国内关于丰子恺美学思想的研究跌入了冰河时期。  相比之下,丰子恺研究在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却逐渐升温。虽然这些研究仍是建立在对具体作品评析的基础上,但是却显现了一个新的特点出现了丰子恺研究的专家。  明川女士,原名卢玮銮,香港著名学者。在1973年6月的国际东方学者会上作了题为《从缘缘堂随笔看丰子恺的儿童相》的演讲,这也是首次有学者在国际讲坛上对丰子恺作系统的研究论述。在这篇文章中,她以丰子恺的

7、散文为例,详细阐释了丰子恺的儿童相,这是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史上,首次对其童心思想做出的积极而富有学术意义的评价,同时也开创了日后对丰子恺童心思想的研究历程。在其后的几十年间,明川女士始终致力于丰子恺研究,并为扩大丰子恺研究的影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除此之外,在香港还有司马长风和黄俊东的丰子恺研究值得关注。司马长风是港版《中国新文学史》的作者,他在其书中收录了对丰子恺散文的评价。黄俊东是香港著名的书评书话家,他的文章对丰子恺研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在台湾,丰子恺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首先系统地对丰子恺进行研

8、究的是陈敬之先生。在《早期新散文的重要作家》一书中,陈敬之用一万余字来系统论述丰子恺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可能台湾地区关于丰子恺的资料奇缺,文中有较多错误,令人遗憾。  杨牧是台湾地区丰子恺研究成就最大的学者,由他主编的《丰子恺文选》(共四册),于1982年出版,这一举措极大推动了丰子恺研究在台湾的发展。而由这套文选卷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