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学生社团建设为载体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以大学生社团建设为载体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ID:26152876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以大学生社团建设为载体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_第1页
以大学生社团建设为载体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_第2页
以大学生社团建设为载体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_第3页
以大学生社团建设为载体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_第4页
以大学生社团建设为载体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大学生社团建设为载体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大学生社团建设为载体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摘要]本文深入分析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促进高校社团健康发展,以增强高校德育工作成效。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建设德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德育工作单纯依靠传统的、单一的说教方式已难以被学生接受,而以学生社团为德育载体,在活泼、自由、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德育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由于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显著变化,也在客观上要求高等学校把学生社团建设作为突破口,提高和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充分认识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德育价值    在大学生

2、的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素质处于最基础地位,社团建设应该根据大学生社团自身成长发展的特点来抓,把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社团建设的核心任务。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人翁地位,学生社团的每项活动从构思到实施的全过程,都是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学生在社团活动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教育。这种不带有强制性、寓教于乐的德育效果是正常教育途径所难以达到的。将富有社团特色的自主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广大学生的需求与教育工作者的引导结合起来,既极大的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又使德育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因此,健康向上的社团建设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

3、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这种作用是其他载体所不能代替的,必须重视和加强高等学校的社团建设,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大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类学生社团都在校园文化建设甚至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每一个社团都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有的社团管理上不去,缺乏凝聚力;有的缺乏发展的后劲。目前,高校社团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这样几方面:  1.大学生社团管理的松散性  目前的大学生社团普遍缺少一种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表现为制度不规范,对社团宗旨,发展方向和活动目不明确;有的学生社团对会员条件不认真审核,缺少

4、规范的管理;有的社团学生因为社团负责人理论知识欠缺、实践能力不强、经验不足,使社团管理的水准、层次与学生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还有一些社团则在低水平上重复,活动的质量得不到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也未能得到提高。  2.活动经费短缺使社团发展受到制约  许多学校因为经费比较紧张,对学生社团的资金支持较少,满足不了社团建设和发展需要,使社团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活动场地、办公设施等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目前学生社团的活动经费一部分来自会员费,一部分来自校团委的支持,有些社团则通过与公司、企业联系获得些许赞助。但随着社团数量和开展活动次数的增加,许多社团大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

5、题,使社团建设和发展受到制约。  3.缺乏指导教师或者指导教师责任不落实  高校在社团管理办法中,对指导教师的责、权、利缺乏明确的规定。没有能够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有些指导教师只挂个名,对社团的活动从不参与或指导很少,有些社团根本就没有指导教师,这是制约大学生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三、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基本思路    转变思想观念,站在德育工作的全局高度来认识社团工作,积极研究社团工作实际,把学生的社团活动作为促进校风、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就能够为开拓高等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1.加强社团组织制度建设  建立社团管理

6、制度。学校应针对学生社团的特点,制定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对学生社团的成立、活动方式等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定,促使社团规范化、制度化。在抓建设时需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所以需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加强社团干部的政治理论培养,建立社团干部培训制度。通过培训,帮助社团干部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完善社团负责人的考核制度。对社团负责人进行定期考核,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全面、客观地评价社团负责人的工作实绩。  2.建设和完善导师指导制度  为了保证学生社团能顺利运转,学校要委派专职教

7、师,加强对社团的指导。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学生社团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要使社团稳定健康发展,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必须建立一支正规的指导教师队伍,尤其是理论研究型社团和专业学术型社团,更加需要指导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指导教师与社团的关系上,应当是指导而不领导,献策而不决策。  3.党建工作进社团  加强党团组织对学生社团的领导,是确保社团活动保持正确方向的根本要求,也是在学生中把德育落到实处的关键。

8、学校党委和团委要注意引导学生社团坚持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