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初步探讨

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初步探讨

ID:26167923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5

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初步探讨  _第1页
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初步探讨  _第2页
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初步探讨  _第3页
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初步探讨  _第4页
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初步探讨  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初步探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初步探讨谭德新王艳丽孙冰【摘要】本科生导师制体现了“教书育人、以人为本、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由于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推行的时间较短,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这将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词】本科教育;导师制;素质教育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它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顺应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对本科生实施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安排具有一定资质的教师对

2、大学生在学习、科研、思想、生活及人生发展道路等方面给予充足专业教育和思想引导的一种制度。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德素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1〕。当今我国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非常扎实,而在实践与创新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很好地改变这种现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所处的环境不同,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同的,针对我国国情用自己特有的办法解决好这些问题,它才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1本科生导师制产生的背景从1999年开始,大学扩大招生,高校人数成倍增

3、长。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为108万,到2008年,这一数字已达599万。师生比已经严重失调,从过去的1:7左右到现在的1:30,甚至更多。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机会越来越少,对学生在学习和思想上的教育变得愈发力不从心。专业教师主要是利用课堂时间传授知识,辅导员则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专业教师既有教书的重任又有育人的责任,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接受知识与理解问题的能力又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育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它必将会阻碍我国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4、本科教学改革以来,大学全面推行学分制,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课程,不必选修那些不感兴趣的课程。这时学生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学习兴趣高涨,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为了学分而学习。大学课程结构具有整体性,新入学的大学生如果不理解其内在联系,选课时就会盲目、片面地追求学分和个人兴趣,导致因肢解知识结构、技能结构而舍本逐末地学习。因此,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导师给予指点和帮助,在本科生导师制下培养出的人才,将会为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出杰出贡献。2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所起的作用有利

5、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有朝气、有勇气、有魄力,并且有很强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但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辨别是非的能力,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可能使其误入歧途。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导师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握较强,在学习中可以帮助他们指明方向,使他们少走弯路;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基本处于“无人管”的状态,平时不学习,考试临时突击,最终导致补考,甚至留级的现象也时常发生。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以后就可以使学生在闲暇时间做一些积极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动手实践、独立思考的能力。而

6、且导师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工作作风。促进导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也会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学生不喜欢“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那么导师就会积极地寻找能让学生容易接受并且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导师在教学方式上的革新,同时也会促进导师发现问题的能力,这将会大大提升导师的个人魅力。推动了和谐校园的建立。和谐校园的建立需要一系列有效的规章制度作保障,本科生导师制便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制度〔2〕,它要求导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要求他们为学生在

7、大学期间的发展做出总体规划,它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了教学管理制度,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3本科生导师制在施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导师配备不足,素质参差不齐。虽然导师队伍在不断的壮大,但是远远赶不上高校的需求,结果使得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在急剧增多,再加上导师的教学和科研的任务太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而且导师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使得部分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这让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产生了怀疑。本科生导师制停留于形式上,没有落实好。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属于

8、一个新生事物,由于宣传不到位,导师和学生认识不到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所起的作用〔3〕。无法考核评价导师的工作。本科生导师制所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方面就无法体现。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高有低,以成败来论英雄会伤了部分导师的心。无相应的激励措施。目前高校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得部分导师没有任何工作激情。长此以往,本科生导师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4改进措施一个新事物的发展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处理上面出现的问题。采取严格的导师骋用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