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汉唐时期西域栽培水稻疏议

我国汉唐时期西域栽培水稻疏议

ID:26178638

大小:6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5

我国汉唐时期西域栽培水稻疏议_第1页
我国汉唐时期西域栽培水稻疏议_第2页
我国汉唐时期西域栽培水稻疏议_第3页
我国汉唐时期西域栽培水稻疏议_第4页
我国汉唐时期西域栽培水稻疏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汉唐时期西域栽培水稻疏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汉唐时期西域栽培水稻疏议内容提要:从(1)《新疆文物》1992年3期6—7页。(2)《农业考古》1989年1期328页。(3)《农业考古》1983年1期10页。(4)《新疆经济开发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版6页。(5)《新疆文物》1987年1期7页。(6)《汉书·西域传》。米尔西北部地区。乌弋山离国:今阿富汗西北部的赫拉特一带。西海:条支海,即今巴尔喀什湖。未言明田稻或生稻的国家占大多数。关于“五谷”的概念,《辞源》上解释为五种谷物,或“麻、菽、麦、稷、黍”或“黍、稷、菽、麦、稻”。笔者认为:《汉书·西域传》所言且末以

2、往所种的五谷,当是谷物的统称,其中当包括有稻。否则,不会在《魏书·西域传》、《隋书·西域》等个月中,买稻谷花只有一次,用以招待官僚观灯、节日也未购买作僧众饭食(1)。”公元938年后晋使者高居海至于阗时,见于阗王李圣天所食是“粳沃以蜜,粟沃以酪”,即大米饭拌蜂蜜(亦或为汤),小米饭加奶子。可见,稻米不是一般人能经常吃到的,说明稻米在唐代于阗的产量是比较少的。二、有关西域栽培水稻的考古发现笔者曾对西域农业考古方面的发现进行过种水稻与吃水稻之间存在不存在一定的关系呢?从常规上讲,种水稻的人必然吃水稻,而吃水稻的人不一定种水稻。从一个地区来说,

3、某地种水稻、产水稻,这里的人必然吃水稻。而另外一个地区的人也许都吃水稻,但他们那里不一定产水稻。当然吃水稻而不种水稻的地区客观上是不能够满足或适应水稻的生长环境与条件的。有人怀疑,唐代以前吐鲁番地区也曾栽培过水稻,《隋书·西域》:“高昌国者,则汉车师前王庭也,去敦煌十三日行。其境东西三百里,南北五百里,四面多大山……气候温暖,谷麦再熟,宜蚕、多五果。”《宋史·高昌传》载:王延德说“高昌地产五谷”。故而郭平梁先生对《西域番国志》所记的“水稻不生”产生怀疑,他提出:“《西域番国志》说‘水稻不生’,这里说明元以前产水稻,明以后绝种了呢?还是说这

4、个记载本身有误呢?”(2)笔者认为,这个记载本身无误,因为从笔者接触到属吐鲁番地区历年出土的高昌至唐时期的数千件汉文书中,尽管有数以百计的文书与农业有关,但其中涉及到栽培水稻的文书没有一件(至少是目前还未发现一件),这不可能是一种偶然现象。吐鲁番地区唐代以前并不栽培水稻,但并不等于这一区地区的民族不吃水稻。1994年3月,旅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由日本大谷光瑞派遣的“中亚探险队”先后三次(1902—1904年;1908—1909年;1910—1914年)在我国新疆吐鲁番一带采集和发掘的唐代出土文书碎片时,发现了一件草编粽子,“粽子采用草

5、篾编制而成,大小共5枚,均呈等腰三角形,与今日北方部分地区民间食用的粽子形状如出一辙。大者底长1.37,高1.35厘———————————————————————————————————————(1)《新疆文物》1995年3期87页。(2)郭平梁:《从吐鲁番出土回鹘文文书看高昌回鹘的社会经济》、《吐鲁番学研究专辑》、敦煌吐鲁番学新疆研究资料中心编、1990年11月版243页。米;小者底长1.1,高1.01厘米。5枚粽子由一根手捻棉线穿挂一起,线的端打有一结。由于粽子系用类似麦秸杆这样一种草植物,从中剖开后,以赶角套叠的方式编制而成,因此表

6、面仍保留草秸杆自身的光泽,而且工艺非常精致和逼真。”发现者认为:“从这件草编粽子的形式上看,应该是悬挂于儿童身上的吉祥饰物。”“旅顺博物馆收藏的吐鲁番出土木乃伊中恰恰有一具儿童木乃伊,或许可以说明些问题。”(1)大家知道,粽子通常是以糯米为主料的一种食品,糯米是糯稻加工出来的。粽子是我国民间习俗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甚至更早。端午吃粽子这一民俗何时传入新疆虽无据可查,但至迟在唐代已经流传应无置疑。从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大量考古资料来看,其风俗习惯在唐代已与内地有着很多的一致性。这与汉代以后,汉王朝政权对西域的控制和内

7、地汉人的移入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在这里我们不是着重考证粽子传入西域的时间,而是想弄清吐鲁番人当时所吃粽子的主料——糯米是哪里来的,是取自内地的江南,还是取自当地的焉耆、龟兹、疏勒或是于阗。若从当时的交通运输条件考虑,“高昌直京师西四千里而赢。”如此远程运米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说,吐鲁番民间食粽所用的糯米,只能是取自邻近地区龟兹或焉耆所产的糯稻。三、汉唐时期西域屯垦区内是否栽培水稻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朝政府规定,凡是实行屯田的地区“上地五十亩,瘠地二十亩,稻田八十亩,则给牛一”。有人认为:“很可能西域的屯垦戍卒,也是依照这个原则领取耕

8、牛的(2)。”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将告诉人们一个十分重要的事实,即唐代在西域的屯垦区内曾大面积栽培过水稻。水稻是垦区内的主要粮食作物。大家知道,从公元前101年,汉在西域设立使者校尉,率领数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