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劫法场情节分析

《水浒传》劫法场情节分析

ID:26179211

大小:55.6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5

《水浒传》劫法场情节分析_第1页
《水浒传》劫法场情节分析_第2页
《水浒传》劫法场情节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水浒传》劫法场情节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所谓劫法场,一般是指人们在法场上即官府执行死刑的地方用武力营救死刑犯的行为。它是一种公然以武力对抗官府的大胆行动,历来为封建统治者所忌惮。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有关“劫法场”的情节描写并不多见。然而在元末明初的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中却有两次“劫法场”的情节描写,它们分别为第三十九回的“江州城劫法场”和第六十一回的“大名府劫法场”。《水浒传》中两次“劫法场”的情节描写惊险生动、扣人心弦,有力突出了“劫法场”的梁山好汉李逵、石秀等人物形象勇猛无畏、重情重义的性格特征,反映了他们勇于反抗官府的斗争精神,而且做到了同中有异、犯中求避,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内涵。《水浒传》中之所以

2、花费大量笔墨来描写梁山好汉“劫法场”的情节,并非随意而为,而是有着深刻的用意。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为了突出展现梁山好汉勇猛无畏、重情重义的性格特征,反映他们勇于反抗官府的斗争精神。在第三十九回“江州城劫法场”的情节描写中,作品重点描写的人物形象是李逵。李逵在宋江、戴宗二人即将被官府斩杀的危急时刻,毅然独自一人去劫法场,他“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便望监斩官马前砍将来。众士兵急待把枪去搠时,那里拦当得住,众人且簇拥蔡九知府逃命去了”。李逵为了搭救宋江、戴宗二人性命,完全不顾敌我力量极

3、其悬殊的事实,不顾生死、不计后果地与官军进行血腥厮杀,充分展现了他莽撞大胆、彪悍勇猛、忠义重情的性格特点。对此明代小说评论家李卓吾称赞道:“真忠义,真好汉。”值得注意的是,李逵在劫法场时,只顾图自己杀得痛快,不问官军百姓一味追赶砍杀,连救宋江、戴宗脱离法场的主要目的都几乎忘记了,则又暴露了他头脑简单、好战嗜杀的一面。当然,在这一回中的情节描写中,也写到了以晁盖、花荣、黄信等十七个头领为代表的梁山好汉劫法场的情景。他们分别装扮成弄蛇的乞丐、挑担的脚夫、使枪棒卖药的和推车的客商,巧妙地混入江州城中,从四面同时向官军发动突然袭击,终于成功地从法场上救出了宋江、戴宗。这充分地展现了

4、他们机智勇猛、忠义团结的性格特点和勇于反抗官府的斗争精神。在第六十一回“大名府劫法场”的情节描写中,主要描写的人物形象是石秀。他在奉宋江命令去北京大名府打听卢俊义的消息时,意外得知卢俊义当天午时三刻将在市曹被斩杀的不幸消息。因为来不及赶到梁山泊请来援军,他决定冒险独自一人去劫法场以搭救卢俊义性命。在卢俊义即将被官军斩杀的危急时刻,他首先故意虚张声势地大叫:“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以此蒙骗恐吓官军,然后趁着官军因不知虚实而心慌意乱之际,突然“从楼上跳将下来,手举钢刀,杀人似砍瓜切菜,走不迭的,杀翻十数个。一只手拖住卢俊义,投南便走”。这突出表现了石秀精明机智、勇猛大胆、忠义重

5、情的性格特点,李卓吾为此称赞他“忠义包身,胆智双绝”。其二,用来串联上下文相关情节。这两回的“劫法场”情节描写不但生动惊险、引人入胜,而且在作品中起到了承上启下、串联相关情节的重要作用。就承上而言,第三十九回“江州城劫法场”的情节描写,是紧承第三十八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中宋江、戴宗二人人先后被江州知府蔡九抓入牢中的情节描写而来。第六十一回“大名府劫法场”的情节描写,则是紧承这一回前半部分中卢俊义因为遭管家李固陷害而被流放,途中燕青为救卢俊义而杀死公差,卢俊义被官军抓住并被判处斩刑的情节描写而来。这两回的“劫法场”情节描写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就启下而言

6、,宋江、戴宗二人如果没有这次梁山好汉集体劫法场的经历,则自身性命早已不保,更没有可能随后上梁山泊聚义。同样道理,如果卢俊义没有这次石秀劫法场的经历,也许早就人头落地了。正因为石秀在法场上没能救出卢俊义,自己也被官军活捉了,作品中才得以顺势展开后来第六十二回“宋江兵打大名城,关胜议取梁山泊”、第六十三回“呼延灼月夜赚关胜,宋公明雪天擒索超”、第六十四回“托塔天王梦中显圣,浪里白条水上报冤”、第六十五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等一系列精彩生动的情节描写。《水浒传》中虽然两次描写了“劫法场”情节,却没有出现雷同现象。作者巧妙地对其进行了艺术处理,使其各自具有自己的鲜明特

7、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江州城劫法场”和“大名府劫法场”的背景与结果有所不同。前者是一场李逵的个人营救行动与其他梁山好汉的集体营救行动相结合的成功行动。早在第三十八回,吴用在突然发现自己伪造的蔡京给儿子蔡九知府的回信中因为误用了讳字图书而可能导致梁山好汉半路上营救宋江的计划败露之时,便已经紧急着手准备集体去江州劫法场了。从吴用预感宋江、戴宗二人可能被官府斩杀到梁山好汉动手劫法场,前后相距有六天时间,这使得他们得以事先为这次劫法场的重大行动做好精心充分的各种准备,因而最终取得了营救行动的胜利,成功地从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