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史》课程教学大纲-

ID:261865

大小:26.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7-15

《中国文化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国文化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国文化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国文化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史》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文化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也可作为全校性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在专科一年级开设。   二、本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课程任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十分广泛。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有选择地介绍、探讨中国文化最主要的内容、特征,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一个基本而又系统的了解,为进一步认识、研究中国文化打下基础。中国文化自古文史哲不分家,通过本课程教学,丰富学生的文化史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和把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在

2、文史哲方面融汇贯通。基本要求: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文化史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正确地理解和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源流关系,通过进一步的具体钻研,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三、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行课为《中国历史》,要求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较清晰的了解;本课程可与《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艺术史》、《中国哲学史》等课程同时开设。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第一章绪论“文化”界说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历史地理环境文化起源的模式

3、第三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农耕文明经济中心南移第四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宗法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专制制度第五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1中国文化的起源——原始社会天文历法八卦文字信仰崇拜2中国文化的形成——夏、商、西周、春秋《周易》《道德经》《论语》冠礼婚礼3中国文化的发展——战国、秦、汉百家争鸣焚书坑儒独尊儒术《史记》道教佛教传入4中国文化的内部冲突与融摄——魏、晋、南北朝玄学九品中正制均田制5中国文化的繁荣——隋、唐、五代文化背景科举兵制田制6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辽

4、、宋、夏、金、元道学的形成第七节中国古代文化的继续延伸和转机——明、清前期心学启蒙思想家第六章中国古代语言文字、文学汉语的结构特点文化特征第七章中国古代科技四大发明古代科技的特点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教学思想第九章中国古代史学编年史纪传史典章制度史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一、建筑二、雕塑三、绘画四、书法五、戏曲六、音乐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宗教、哲学三教交融理学的宗教功能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典范道德人格第十三章中国文化的类型、特点和基本精神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

5、主义文化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第十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群己关系定位义利与理欲第十五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林则徐魏源第十六章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综合与创新五、课时分配表   序号内容课时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4第三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4第四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4第五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30第六章中国古代语言文字、文学4第七章中国古代科技4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4第九章中国古代史学4第十章中国古

6、代艺术20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宗教、哲学4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4第十三章中国文化的类型、特点和基本精神2第十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2第十五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2第十六章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2机动六、必要说明   1.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课堂精讲、答疑相结合,学生独立研究问题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欣赏相结合等形式方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形式进行教学。2、教辅资料(1)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概论》。(2)金元浦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7、《中国文化概论》。(3)冯天瑜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史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