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中国文化”概说-

导论“中国文化”概说-

ID:261887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7-15

导论“中国文化”概说-_第1页
导论“中国文化”概说-_第2页
导论“中国文化”概说-_第3页
导论“中国文化”概说-_第4页
导论“中国文化”概说-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论“中国文化”概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文化概论》导论“中国文化”概说“文化”这个词,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但要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据克罗博和克拉康1952年所作《文化——有关概念和定义的回顾》一书的统计,过去学者们给“文化”所下的定义已有200余种之多。而在这之后,关于“文化”的定义还在不断地产生。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究竟如何界定?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首先要弄清楚的。一、何为“文化”“文化”一词在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周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

2、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上引三条材料中的“文”均含有纹理、纹饰、文采、文章之义。在此基础上,“文”又可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性符号,以及文物典籍、礼仪制度等。“化”的本义,即为变易、生成、造化。《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周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上述三条材料中的“化”,均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亦可释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似见于《周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上,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

3、段话的意思是说,刚美与柔美交相错杂,这是天的文采;文章灿明止于礼义,这是人类的文采。观察天的文采,可以知道四季变更及其规律;观察人类的文采,可以推行教化以促成天下昌明。①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相联,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以“文明教化”或“以文教化”为要义的“文化”一词的基本内涵。“文”与“化”联缀为一个词,是西汉以后的事。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补之诗》:“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在“文化”一词的

4、早期用法中,与“武力”、“武功”对举,取其文明、文雅、文治教化之义;与“神理”对举,取其相近的精神教化之义。这诸多义项组合起来,便构成与天道自然(天文)相对的社会人伦(人文)。西方语系中的“文化”一词,与汉语言的“文化”既相同又相异。英语的culture和德语的kultur均由拉丁语的cultura转化而来。拉丁语的cultrra有耕作、掘垦、居住、动植物培育等与物质生活相关的意义,这种用法至今在“农业”(agriculture)和“园艺”(horiticulture)中依然保存着。从16世纪初开始,英语的culture在其物质性的栽培、种植

5、的意义上逐步引申出神明拜祭、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涵义。由此可见,中国语言系统的“文化”一开始就专注于精神和人文的领域,而拉丁语系的cultura则是从对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解说开始,逐渐延伸至精神活动的领域。实际上,“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并不很流行,“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是由近代欧洲开创的。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作了系统的阐释,他将“文化”界定为“是包括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①。泰勒强调了“文化”在精神层面的涵义,

6、与中国语言系统的“文化”有相通之处。如果将拉丁语的cultura和汉语的“文化”联系起来考虑,则可以得出对“文化”的广义理解:包括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在内的人类的所有的活动及其结果,均可称之为“文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国著名文化学家梁漱溟指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②美国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也指出:“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没有无文化的社会,甚至没有无文化的个人。每个社会,无论它的文化多么简陋,总是有一种文化。从个人跻身于一种或几种文化的意义上看,每个人都是

7、有文化的人。”③显然,这与我们平常所说的谁有没有“文化”(意即有没有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是大不相同的。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与自然的本质区分,着眼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以及由此实践所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然的人化”。人生活于自然之中,人类将自己的才智、情感、创造力、想像力注入自然,使自然逐渐变得被人理解、与人沟通并为人所用。人类正是在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也创造了人自身。“……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

8、我确证、自然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④这一“解决”的结晶就是“文化”,亦即“自然的人化”。正如“人文”是相对于“天文”而言的,广义的“文化”则是相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