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心得交流

教师读书心得交流

ID:26189154

大小:6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5

教师读书心得交流 _第1页
教师读书心得交流 _第2页
教师读书心得交流 _第3页
教师读书心得交流 _第4页
教师读书心得交流 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读书心得交流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师读书心得交流[教师读书心得交流]腹有诗书气自华  ——塘下学区08年度教师读书心得交流会(会议记录)[仅作存档]  记录人:徐顺珍  会议主题:教师创办博客、读书心得交流  参加人员:学区翁森勇书记、陈银娒主任、吴家力老师,以及荣获优秀博客的教师、教师读书会负责人和读书心得获得代表  会议主持:翁森勇书记  时间:2009.1.12  地点:塘下学区一楼会议室  [议程]:  1、到场代表签到  2、翁森勇书记发言主持(介绍会议要点)  3、特色教师读书会介绍(鲍七小学、塘下一小教师代表发言)  4、教师博客评比相关事项,获奖代表发言  5、

2、读书心得获奖教师代表发言  6、优秀博客教师发奖  7、陈银娒主任总结发言  [内容纪要]代表老师发言摘要:  一、特色教师读书会  1.鲍七小学(戴海棠):  学校以《教科研简报》为载体,鼓励教师写读后感,并选取优秀文章装订成册,教师读书心得交流。  学校为教师出面购书,书籍内容包括经典名著、教育随笔和各类教育杂志等,为教师的读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先决条件。  学校为全校教师开放书室,来激发教师的阅读兴趣,心得体会《教师读书心得交流》(..)。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为青年教师的读书养成习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塘下一小读书会:  该读书会

3、成立于2005年,有青年教师成员50余人。创会之初,抱着“语文教师应以读书为习惯,有一定的语文功底,来提高文学素养”的宗旨,开设了许多如看电影、采风、茶话等活动。  学校每年免费书籍供教师阅读,进行读书交流会。由先前的一月一次,改为两月一次;小组先交流,组长记录,再推荐代表,在大组进行交流,让每位教师都参与进去。  读书会还通过古诗文活动(教师背诵古诗)、精品赏析(类似文本细读)和听讲座等形式来让教师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3.翁森勇书记总结:  读书效果如何?有些教师读书是走马观花,不求精,不见效果。读书,要侧重于读书效果。  二、教师博客评比 

4、 1.翁森勇书记介绍博客评比相关事项:  在网上看了许多资料,没有明确的评比标准,所以暂时以点击率为参考依据。这样的标准也是存在弊端的,受开拨时间长短的影响。  教师博文内容繁杂,不能很好的分类评比。  还有一些学校、班级为单位的博客,如何来归类。  2.优秀博客获奖教师代表发言  发言人:陆昌波、徐顺珍、戴海棠、孔上勤、缪奇恩、朱丽霞、蒋丽蓉等。  观点:  写博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记录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中的点滴,有心情随笔、教学日记、教学设计等方面。  它还有个比纸质文章容易保管的优点。  尽管有时会断断续续,但决不会停止写博。  三、读书心得交

5、流(教师代表:涂东芳、陈瑶瑶、庄飞琴)  涂东芳:《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  陈瑶瑶:《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庄飞琴:自己为文学爱好的读书体会  四、陈银娒主任总结发言  对各个学校推广读书会表示赞赏,对教师积极参与读书、写读书心得表示充分的肯定。  在09年新的一年里,学区将更有力地推进教师读书活动,将提倡学校启动教师书架工程建设,将提倡学校定期开展读书交流,将以更多的方式带领教师走向外面精彩的世界。  多读书,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高素质教师!教师读书心得交流2  第2篇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预览〗一、教学反思的涵义与特征(一)教

6、学反思的涵义何谓“反思”?概而言之,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所谓教学反思,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美国学者波斯纳(G.J.Posner)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其发展将大受限制。从中可见,

7、教学反思也就是指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冷静的思考和总结,以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二)教学反思的特征总体来说,教学反思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实践性。无论教学效果怎样,都可进行反复实验。且这种实验表现了一定的自觉性。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思想需要、成长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二是反思性。“反”就是反反复复、正反结合。教师能立足自我之外,对自己实践情境和经验作多角度、多层面及正反两面的思考。也可打破常规进行反常思考、逆向思考。三是超越性。……教师读书

8、心得交流3  第3篇转载-学习赵老师的教学反思  〖预览〗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游戏化的教学手段,不仅促进了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