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中学业余跨栏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内江市中学业余跨栏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ID:26197972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5

内江市中学业余跨栏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第1页
内江市中学业余跨栏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第2页
内江市中学业余跨栏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第3页
内江市中学业余跨栏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内江市中学业余跨栏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内江市中学业余跨栏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freel栏运动训练。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2)比较分析法。(3)访谈法。(4)数理统计法。收集20006年至2009年全国中学生田径比赛与内江市运动会110m栏项目比赛前8名成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5)问卷调查法。对2009年3月在翔龙中学举行的内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参加110m栏项目的20名运动员17名教练发放问卷,在收集的数据中,对可疑的数据进处理,最后确定有效调查表15份;然后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回收有效问卷15份,回收率分别为75%、88%。

2、通过对内江市20名少年跨栏运动员进行有关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训练水平、教练员素质和场地器材设施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选定4名少年选手为研究对象,.freel,下肢长与身高比例比全国最低标准0.7cm他们的身高和下肢长度均达不到全国同龄段跨栏运动员的要求.实体观察和测量内江运动员的膝和踝关节的围度较大,跟腱不够长,也不清晰。3.身体素质从表1和表2各年龄段内江少年跨栏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主要指标与全国标准相比较看,发现内江优秀少年选手有以下特点。表2内江市及全国16~17岁青少年跨栏选手的身体形态、

3、身体素质的主要指标和标准(1)内江14~15岁组的跨栏选手60m跑速的平均值为6.73s,与全国标准7.00s相比,具有良好的加速能力,而16~17岁组60m跑速的平均值为6.93s,与全国标准6.7s相比,速度较差.(2)内江14~15岁组跨栏选手的立定三级跳远平均值为8.55m,与全国标准8.20m比较,内江选手的成绩高出35cm,具有良好的弹跳力,而16~17岁组的立定十级跳远成绩比全国标少0.3m,明各关节力量和弹跳力较差.(3)内江14~15岁组跨栏选手的后抛铅球平均成绩为14.25m,明显高出全国

4、的标准1.25m,具有很强的爆发力,而16~17岁组的平均成绩为13.83m,明显低于全国A标2.67m,爆发力较差,动作不协调。4.运动技术与心理素质通过训练观察和对竞赛录像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内江市运动员跑的动作速度较快、节奏感强,但柔韧性较差,关节欠灵活,造成跑的动作不够放松,身体重心较低,从而影响了动作幅度和质量.内江少年选手虽然具有较顽强的意志和竞争意识,但由于参赛次数少,缺少比赛经验,造成了临场心理不够稳定,控制能力差,也影响了运动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5.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极为重

5、要,但内江的少年选手力量练习安排的次数较少,且针对性不强,创新和更新不够,特别是对不同水平的运动员都采取统一的训练方法,达不到个别对待的目的,从而影响竞赛成绩的提高。6.教练员的素质教练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水平.目前,我市的田径教练员几乎都有大学本科学历,业务水平也较高,他们为内江市的体育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全国来看,我市的跨栏成绩还不够理想,与全国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一原因除了运动员本身的素质外,教练员的业务素质以及训练方法是不容忽视的。三、对策与建议

6、1.选材。运动成绩的提高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无不相关,只有选到好的苗子,再加以科学的训练,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跨栏跑运动员。2.加强专项技术训练。专项技术训练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起跨、攻栏、提拉、下栏,以及栏间跑结合技术;二是起跑至第一个栏、栏间跑、终点冲刺以及全程节奏。内江市选手由于过栏技术不够完善,特别是摆动腿下栏技术欠佳,从而影响了过栏与栏间节奏的正常发挥.在训练中前者要求选手每个动作完全正确,后者要求选手基本达到协调和稳定。利用减少栏架进行练习小运动量大强度的练习能够提高肌肉快速工作、快速收缩的能力,从而能够

7、在短距离内达到最大强度,提高肌肉爆发力量。3.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由于内江市中学生选手没有受过正规的田径训练,所以应该以跑、跳的基本技术和一般身体素质为主,中小运动量和中、小强度,对运动成绩不作指标要求,但动作必须规范。髋关节柔韧性的练习良好的能关节柔韧性使跨栏步在动作快、时间短、与栏间跑衔接过渡自然的实效运动中充分发挥作用。髋关节柔韧素质训练的基本方法动力拉伸法,指有节奏地多次重复同一动作的练习,使肢关节周围有关部位的肌肉、韧带逐渐拉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