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ID:26213238

大小:229.87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1-25

孩子注意力的培养_第1页
孩子注意力的培养_第2页
孩子注意力的培养_第3页
孩子注意力的培养_第4页
孩子注意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孩子注意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孩子注意力的培养临淄区实验小学王媛媛一个孩子,输不起!不能实验,不可重来!教育的成败,家族的兴衰!父母太爱孩子却不懂孩子!不会“爱”,爱变“害”!爱孩子是需要学习的能力!父母事业成功但教育孩子不成功,不算真正成功,因为任何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高中普及,大学扩招,孩子未来的竞争就是现在父母们之间的竞争!不是孩子不优秀,而是我们父母太落后!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人生两比:30岁之前比事业,30岁之后比谁家的孩子有出息!帮助儿童的最佳途径是帮助父母。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他们接受了不幸的教育!没有不好的父母,只有不幸的父母。他们继承了不好的

2、教育传统!改变观念,调整方法,再差的孩子经过良好的教育也一样能成为不平凡的人!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对天津市四所幼儿园的257名4—6岁儿童的父母教育方法、家庭关系、养育情况调查的结果表明,父母的教育方法、家庭成员关系和养育方式对儿童的行为有明显影响。在被调查的幼儿中,存在多动、攻击、抑郁、焦虑、违纪等行为问题的共有36名,占14%;无上述行为的健康幼儿为221名,占86%。在存在行为问题的36名儿童中,有15人出现了多动情况,表现为精神不能集中、注意力不持久、坐立不安、活动过多、功课差;有9人出现了攻击性行为,表现为虐待欺侮别人、在家不听话、经常打架、威胁他人;有7

3、人出现了忧郁心理,表现为闷闷不乐、悲伤、有自卑感、过度恐惧;有4人喜欢孤独、害羞、胆小、不活跃、动作迟钝。从家庭教育方法、家庭关系、养育情况来看,存在行为问题的36名儿童中,有41.7%的儿童家庭采用百依百顺、打骂体罚、放任不管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有8.3%的儿童家庭关系不和,包括经常争吵、离异、丧父丧母等;有8.3%的儿童不是由父母亲自抚养,而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保姆代养或干脆寄养。而对应的行为健康的221名儿童中,相应的比例分别为14.5%、1.4%、4.1%。研究表明:父母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导致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较低,经常感到自己是

4、个无用的人,这会严重阻碍个体的发展,产生许多行为问题。游戏:走出舒服圈一、培养孩子注意力的重要性:1、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都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2、儿童教育家斯特娜夫人:”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心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3、培养孩子做事专心的习惯,对孩子一生有重大的影响。二、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一)年龄特点:孩子天性贪玩,自控力差。年龄平均注意力集中时间2岁7分钟4岁12分钟5、6岁14分钟8、9岁30分钟…………应对策略:1、注意力不集中是孩子成长中必然出现的问题

5、,所以家长、老师不必如临大敌,更不能横加指责。2、耐心引导并等待孩子成长,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来越长,孩子的不良行为会逐渐消失。3、家长、老师千万不要给孩子扣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帽子(错贴标签),因为孩子很容易接受接受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形成”我是个注意力不集中的人”这种错误的自我评价,从而放松或降低对自我的约束。(二)家长强化和无意培养:应对策略:给孩子积极的期待,不断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举例)家长的不恰当做法:1、在孩子专心看书或写作业时家长经常无意识地打扰(一会儿送吃的,一会儿送喝的);2、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立刻指出来,并指责埋怨。1

6、、孩子出现开小差的问题时,家长和老师学会忽视它;而在孩子专心做事的时候,去鼓励孩子,强化孩子专心致志的良好行为(心理学的阳性强化法、正强化)。2、积极期待:家长要相信孩子孩子会越来越专心、越来越认真,并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信任。(心理学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3、合理预期(举例)(只有你会欣赏我)返回歌德说:“你按一个人现在的样子对待他,他将会保持他现在的样子,如果你按他可能成功和应该成为的那个样子对待他,他将会成为他可能成为和应该成为的那个人”。(三)感知觉统合失调什么是感知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使整个有机

7、体不能和谐地运作。感知觉统合失调一些具体表现:感知觉统合失调原因:1、手、眼与脑不协调。举例:图画出格。2、肢体动作不灵活,笨拙。举例:跳绳、拍球、剪纸、系衣扣等动作不协调。3、多动,注意力不能集中。1、剖腹产:难以弥补对孩子感知觉的训练。2、溺爱:缺少抬头、滚地、摔倒、爬行等成长必须的活动。3、孩子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缺少感觉信息刺激。4、家长过度保护:使孩子失去动手和实践的机会。应对策略:通过专门的训练来提高和改善孩子的感知觉统合能力训练方式:1、在家由家长帮助完成;(1)有计划参加体育活动,每天半小时。(跳绳、打球等)(2)手工操作(剪纸、夹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