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试析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ID:26230472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5

试析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_第1页
试析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_第2页
试析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_第3页
试析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_第4页
试析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摘要: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传播和发展都离不开媒体。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阶段,传统文化将如何的传播?在新媒体艺术环境中,传统文化的传播又会带来哪些负面的影响?这都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是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入手,来阐述在新媒体环境下对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我们都知道,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延续,更是国人价值观的体现。而我们思想、道德、语言、心志乃至语言文字都在无时无刻的彰显着各

2、民族文化。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加速发展,一般的传统文化都被忽略了,陷于流失的境地。因此,在这个新媒体艺术时代,要怎么样的抓住机遇,怎么样把相互融合的艺术与技术紧密的联系起来,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一、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传播的发展状况  新媒体的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

3、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被称为数字化媒体。  互联网和移动增值作为新媒体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在2007年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互联网市场规模超过了400亿元,并保持超过40%的年均增长速度,如网路游戏、网路教育、搜索引擎是目前盈利的主流,占59%的市场比例。  2007年移动增值市场规模达到733亿元,同比增长23%。2006年移动互联网规模不到70亿元,2007年达到11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70%,市场格局也发生变化,腾讯、三讯门户和空中网占领先地位。  2008北京奥运会,新媒体首次作为奥运会独立传播机构与传统媒体一起被列入奥运会的传

4、播体系。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被正式纳入赛事转播渠道,充分表明新媒体作为一种新传播渠道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奥运的巨大商机推动新媒体布局和发展,新媒体版权保护受到重视。  与此同时,不仅仅中国在出国门,世界也在靠拢中国。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文化输出的力度,中国音像制品、图书、服装、艺术都在以新媒体的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使人们更多的关注、了解、欣赏中国文化。这样不仅仅可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而且还可以把中国文化重新构建他人易接受的文化观。这是一种宣传策略,更是一条发展之路。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表现形式与发展  文化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笼统地说,文化

5、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切的说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而文化也有自身的特点,尤其是传统文化:  (一)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二)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三)历史悠久,有

6、五千年的历史  (四)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我国传统文化的高深莫测。  我国传统文化表现有许多中形式,例如:仁、义、礼、智、信、;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而表现形式中又会具体的分好多种,比如艺术类;琴:笙、笛子、棋:对弈、围棋、象棋民间艺术、宫廷艺术、衣冠服饰,中国建筑都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过时了,我们可以通国她亘穿古今的强大生命力和日益凸显的社会利益来证明。  三、对于传统文化的取舍认识  (一)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优劣,必须把握人类前进的方向  优:民本思想,商周时

7、代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更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劣:推崇守旧,天可变,地可变,祖宗之法不可变。官僚贵族气压人民,压制百姓通过商业或其它途径谋求更多的物质利益。压制自由思想,阻碍发展。  (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优劣,必须用比较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仁者爱仁高尚道德。世界文化的到来,将终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难以阻拦的。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些长处,必将成为世界文化极其珍贵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

8、为背景。而西方文化,严格地说,是在文艺复兴之前才逐步形成,是以资本主义文明为背景的。一个是封建色彩浓厚,一个是资本主义色彩浓厚,这也就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