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系视角对分配正义的批判与补充——艾利斯·扬的正义理论研究

基于关系视角对分配正义的批判与补充——艾利斯·扬的正义理论研究

ID:26231743

大小:6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5

基于关系视角对分配正义的批判与补充——艾利斯·扬的正义理论研究_第1页
基于关系视角对分配正义的批判与补充——艾利斯·扬的正义理论研究_第2页
基于关系视角对分配正义的批判与补充——艾利斯·扬的正义理论研究_第3页
基于关系视角对分配正义的批判与补充——艾利斯·扬的正义理论研究_第4页
基于关系视角对分配正义的批判与补充——艾利斯·扬的正义理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关系视角对分配正义的批判与补充——艾利斯·扬的正义理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关系视角对分配正义的批判与补充——艾利斯·扬的正义理论研究----政治学论文-->一、艾利斯·扬对分配正义理论的批判(一)分配正义理论:简要的历史回顾和分析当代大部分的正义理论都关注诸如物质资源、财富、收入和特权地位的分配,将正义等同于分配。例如,罗尔斯将正义定义为评价社会结构分配的标准;威廉.盖尔斯通将正义看作是一种“所有关系”的集合,将正义定义为个人对物品的正当所有;戴维.米勒将正义定义为人们之间利益和负担的适当分配;即便像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爱德华.尼尔和奥尼尔,也认为社会主义的正义与资本主义的正

2、义之间的首要差别在于不同的分配原则。正如查尔斯.泰勒所指出的,当代讨论正义的理论家主要受两个实际问题的鼓舞:第一,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和收入的分配是否是正义的,如果不是,正义是否允许甚至要求福利服务和其他再分配措施的提供?第二,高收入和高威望地位的分配模式是否是正义的?如果不是,平权运动是否意味着对那种不正义的修正?几乎所有把正义定义为物质和利益的适当分配的正义理论家都把关于财富和收入的平等或不平等当作是社会正义的首要问题。并且把第二个问题,即关于社会地位的分配也置于经济分配问题之下。比如,当代关于正义问

3、题的讨论,通常关注于物品的分配上。比如,对公共政策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工资的差异、财富的悬殊、社会福利的多寡、矫正措施的范围等社会财富的分配。这种将正义等同于分配的范式在艾利斯·扬看来预设了个人主义的社会本体论。特别地,如盖尔斯通所说,正义是一种个人对物品的“所有”。在这种理解下,“所有”主体先于并且独立于“所有”客体,个人外在于他们所拥有的物品。所谓正义,就是在这些现在的主体之间进行物品分配,对正义的评价就是对分配模式的比较,正义关注的问题就是个体与其他人所拥有的物品份额多寡的比较或者是人们按照某种伦理

4、标准所需的份额进行比较。在这种预设下,个人独立于分配给他们的社会物品,独立于他所在的社会背景,仅仅作为社会中的原子出现。这种对社会成员的假定是一种非历史性的、抽象的对人的假定,个人脱离与他所存在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仅存在于所拥有货物的比较之中。除了个人主义的社会本体论,正义的分配范式还暗含中立性的推理逻辑。为了实现分配的公平无私,分配范式正义理论追求一种超然的、无偏私的分配者,同时对所有的分配主体“一视同仁”,所有的分配主体都被当作是同等的道德主体。如罗尔斯为了实现无偏私的道德推理,在推导

5、正义原则时借助“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摒弃主体的个人情感、经验、态度,所有主体都从客观而中立的视角对正义进行推理得出一个普遍的正义原则,并根据这个普遍的正义原则,合理分配社会财富。........................(二)艾利斯·扬关于分配正义理论缺陷的阐释通过对社会中不正义现象的细致分析,艾利斯·扬从中发现分配范式的正义观念的两点缺陷。大部分分配范式的正义理论家将正义的关注范围限于物质利益和资源的分配,这决定了它倾向于忽视那些决定分配模式的社会结构或社会制度,或者是将那些决定分配模式的

6、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当作不必探究的、理所当然的前提条件。这种对社会结构和关系背景的忽视或者视作理所当然,实际上不恰当地限制了正义的范围,不能够揭示和批判现存社会结构中的不正义。1.忽视或遮掩了制度背景大多数分配范式的正义仅仅关注于社会益品的适当分配,在这个意义上,分配范式忽视或者是遮掩了分配所处的社会制度背景和社会结构。麦克弗森和尼尔森批判分配正义理论特别是罗尔斯的正义理论预设并模糊了阶级不平等,将对阶级的评价反思置于正义的讨论之外。埃文·辛普森认为,分配正义概念之所以不能够将阶级关系纳入视野并评价他们,

7、是因为分配正义的个人主义阻止那种对结构现象的理解,我们不能够通过对个别个人的行动和所有来理解“复杂的个人行动的宏观转向”。艾利斯·扬认为,这种马克思主义的对分配范式的批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起点,但它既太狭隘又太宽泛。因为阶级关系并不是分配范式未能纳入评价的社会结构或制度背景中的唯一现象。许多女性主义就指出,当代正义理论将现代家庭制度当作是理所当然的而不质疑社会关系与性别、亲密关系、儿童抚养和家务劳动之间蕴含的性别压迫。当代自由主义正义理论家倾向于将家庭作为基本的分配单位,家庭中的“家长”作为分配主体

8、参与到公共讨论之中,家庭内的成员关系被当作私人领域放逐到正义讨论之外,许多与之相关的比如性别劳动分工是否正义等问题被忽视。艾利斯·扬认为,主要关注于财富、收入和位置的分配正义倾向于忽视并且模糊分配所发生的诸如家庭、劳动分工、文化等制度背景,而这些制度背景通常决定了人们参与它们的行动和决定他们的发展和实践他们的能力的程度。分配正义的旗手罗尔斯并未否认正义应当关注社会基本制度和结构,他在《正义论》中就指出:正义的主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