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空肠吻合术式的改进

胃空肠吻合术式的改进

ID:26232620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5

胃空肠吻合术式的改进_第1页
胃空肠吻合术式的改进_第2页
胃空肠吻合术式的改进_第3页
胃空肠吻合术式的改进_第4页
胃空肠吻合术式的改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胃空肠吻合术式的改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胃空肠吻合术式的改进【关键词】胃空肠吻合术式 【摘要】目的为减少胃切除术后病人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30例需胃大部切除术的病人,在传统B-Ⅱ式胃空肠吻合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结果改进后的术式术后病人的近远期并发症少,效果较传统术式满意,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高。新术式能有效地减少和防止输入袢梗阻、十二指肠残端漏、胃空肠吻合口漏、反流性胃炎、食管炎、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改善术后病人营养吸收不良的状况。结论新术式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有效、更接近生理功能的术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胃大

2、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式改进  Improvementofgastrojejunostomy  ethodsOnthebasisofconventionalB-Ⅱgastrojejunostomy,thesubtotalgastectomyedin30casesbymodifiedprocedure.ResultsThemodifiedprocedureethodintermsofrarelyoccurrenceofvariousplications,suchasobstructionofafferentloop,fistulaof

3、duodenalstump,fistulaofgastrojejunostomy,refluxgastritis,esophagitis,anddumpingsyndrome,etc.Thepatients'nutritionalstatusproved.ConclusionThemodifiedprocedureissimpleandsafeinoperation,maintainstom-achphysiologicfunctionygastrojejunostomyimprovement  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窦癌病人行胃大

4、部切除术,传统方法采用B-Ⅱ式胃空肠吻合术,但此术式有一定的并发症,Roux-Y术式虽减少了B-Ⅱ式手术的一些并发症,但因手术操作较复杂、手术时间长,同时亦有一些自身的并发症,许多临床医师不愿采用。为减少胃切除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院自1993年8月以来对30例病人在传统B-Ⅱ式胃空肠吻合术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改进后的术式术后病人远近期效果较传统术式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6~72岁,平均39岁;急诊手术13例,择期手术17例。其中,胃十二指

5、肠溃疡穿孔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6例,胃窦癌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幽门梗阻3例。  1.2手术方法胃远端切除后,将十二指肠残端关闭,胃小弯侧关闭,大弯侧留4~5cm做吻合,在横结肠系膜上戳孔,将空肠上端自横结肠系膜孔上提,使空肠远端对大弯,在距屈氏韧带12~15cm处做胃空肠吻合,吻合完成后,在距吻合口8cm处行空肠输入袢与输出袢间侧侧吻合,吻合口大小约4cm,在距胃空肠吻合口2cm处将输入袢结扎,用7号丝线经肠系膜近肠壁的无血管区穿出,同时在结扎肠管上纵向安放大号血管钳一把,把肠管和血管钳一起进行环绕抽

6、紧打结,然后抽出血管钳,如此可保证结扎处肠管血运,将结扎处上下肠壁浆肌层缝合6~8针使其浆膜化,在空肠侧侧吻合口下缘与横结肠系膜裂孔外缘固定数针,结束手术。如图1所示。  图1 略  2结果  30例均痊愈出院,术后未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吻合口瘘、输入袢梗阻等严重近期并发症,远期随访(最长者达5年以上)经胃镜检查发生反流性胃炎、食管炎明显减少。同时患者营养吸收状况良好。  3讨论  3.1防止发生输入袢梗阻输入袢梗阻大多是机械性的,它可能由于输入袢太长易扭曲或穿入输出袢系膜与横结肠系膜之间未做缝合关闭的空隙造成内疝引起[1]。

7、也可能因输入袢太短或胃小弯处切除得过多,使输入袢被拉紧,在吻合口处形成锐角引起[2]。结肠后吻合输入袢较短,改进后的术式又几乎将全部近端空肠置于横结肠系膜上方,既防止空肠系膜压迫输入段,又消除了内疝形成因素[3],同时对输入袢上进行束扎,并进行侧侧吻合,吻合口亦较大,使十二指肠液改道而行。因而完全防止了输入袢梗阻的发生机会[4]。  3.2减少了十二指肠残端漏的发生机会十二指肠残端漏的发生原因之一是十二指肠腔内压力增高,空肠输入、输出袢的侧侧吻合,防止了输入袢梗阻,从而消除了因输入袢梗阻造成十二指肠腔内压力增高致十二指肠残端漏的

8、可能。侧侧吻合使十二指肠液直接转流,与B-Ⅱ式术后十二指肠液必须先上行到胃肠吻合而后排出相比,由于术后肠蠕动恢复前患者多采用半卧位,从动力学角度看,十二指肠腔内所承受的压力将有所下降[4]。因此,除了手术和营养等因素外,改进后的术式可大大减少十二指肠残端漏的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