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越南和中国的当代文学理论转向

试论越南和中国的当代文学理论转向

ID:26241022

大小:6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5

试论越南和中国的当代文学理论转向_第1页
试论越南和中国的当代文学理论转向_第2页
试论越南和中国的当代文学理论转向_第3页
试论越南和中国的当代文学理论转向_第4页
试论越南和中国的当代文学理论转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越南和中国的当代文学理论转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越南和中国的当代文学理论转向杜文晓越南河内师范大学语文系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的博士生引入越南和中国是山水相连、文化相近的两个国家。在历史、语言、文学创作、经济等诸多领域都有人做过比较研究,但是在文学理论方面,特别是在当代文学理论方面,把两国的情况连在一块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区域。但是笔者认为两个国家在这方面有很多共同点,对有长久历史交流的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在每个领域都能获得非常有价值的内容。中越两国当代文学理论如何转向?转向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差距?造成相同和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对这些

2、提问进行回答就能够发现中越两国甚至东南亚各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的规律。一、越中两国当代文学理论转向的共同点13越中两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共同点是什么?在考虑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两国所处的现实环境和所处社会的文化结构的深刻变化。这是我们研究两国当代文学理论转向的出发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两国都被殖民国家侵略。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79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1986年越南也进行改革开放。从立国到改革开放越南和中国都经历过保卫建设国家的时期,国策基本上是以阶级斗争

3、为纲,政治文化扮演主流文化的角色,学术方面主要受到前苏联文论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越两国都跟西方各国家建立友好的关系,学术方面向西方各个国家学习,而不局限于前苏联的文论,阶级斗争也慢慢淡化。90年代后,中越两国文化、政治、经济出现巨大的变迁。社会舞台的主角发生变化:国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的规则也发生变化:经济运行机制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精神领域由传统的人文精神转向现代商业精神,旧的价值体系瓦解。政治文化曾经占主导的地位慢慢向消费文化让位。文化被迫进入市场流通,文化工业兴

4、起,因此文化的审美型向享乐型转化,从精神价值向消费价值转化。新媒介出现使大众文化发生重大的变迁,电视文化、广告文化、流行音乐等占文化的中心地位。在上述的环境中,中越两国当代文学理论经过三次转向。虽然转向具体时点不完全相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第一次转向是从单纯为政治服务的文论转向审美、走向文本、走向内在自律的研究。第二次转向转向文化研究。第三次是从单元转到多元的,这包含了前两种转向。以下我们对三种转向分别进行阐述。(一)、转向审美、走向文本、走向内在自律的研究改革开放之前,中越两国文学理论主要受到前苏联

5、文学理论的影响,可以说一直是“苏联文艺学模式”,文学理论主要是作为革命文学的组成部分。文学理论是一种单质建构的政治意识形态的。以“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13为基础的政治社会批评占主导的地位。文学理论也成为政治宣传的话语形式。不可否认这种文学理论的价值,在特殊社会现实中,它对国家有不小的贡献,在学术方面也获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在这个时期,文艺学脱离文学本质很远,忽视文学审美本质和艺术性,只强调作品的政治性、党性、阶级性、思想性,有部分甚至犯庸俗社会学的错误,导致文学理论禁锢、封闭、单

6、一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文化政策的开放,文学理论进行第一次伟大转型,向文艺学语言论、本体论转变。文学理论从长期依附于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的传统中走上了自身的建设。它打破了长期中越两国文学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以改革开放姿态,改变了整个文学理论思维方式。在文学观念、文学理论范畴、价值标准、文体特征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新的政治格局中,文学理论开始进入寻找一种独立的文化品格的历史进程,消除政治和阶级斗争色彩,逐步寻找文学自身本质。以前研究文学作品主要关注它的思想性、阶级性、政治性、党性等。

7、改革开放之后文学研究者就用外来的文学理论发现文学作品的形式审美。在越南,陈庭史教授是用俄国形式主义理论来研究文学作品的第一人之一,形成在越南文学研究方面上占主导地位的潮流。造成种转向与西方20世纪出现的各种哲学、美学、文学理论著作纷纷介绍到中越两国有必然的联系。形式批评、结构主义批评、符号学、叙述批评等都得到两国研究者的重视。这些文学研究流派都强调文学作品的形式和文学审美的本质。(二)、转向文化研究13文学理论转向审美、走向文本、走向内在自律的研究,形成在越中两国前所未有的文学研究的格局.可以说这次

8、转型算是文学理论回归自己本质和功能.但是社会现实不断变迁,全球化背景,进一步的开放日益进入我们生活的中心。电子媒介的兴起向纸媒介一统天下的局面发出强劲的挑战。媒介文化深刻地改变着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大众文化走向前台,城市文化快速传播与蔓延,时尚文化大批量复制,浪潮式的运作方式。视像文化占据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在这样一个读图时代里,甚至视像(镜像)已反过来影响纸媒介文化,如由电视剧、电影改编的文学作品和卡通读物等各类读物中的图像、影像所占据的日益增多的比例。网络文化正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