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对媒介公共空间的建构与消解

微博对媒介公共空间的建构与消解

ID:26241820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5

微博对媒介公共空间的建构与消解_第1页
微博对媒介公共空间的建构与消解_第2页
微博对媒介公共空间的建构与消解_第3页
微博对媒介公共空间的建构与消解_第4页
微博对媒介公共空间的建构与消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博对媒介公共空间的建构与消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博对媒介公共空间的建构与消解  【摘要】现代社会,公众需要公共空间来讨论公共事务、思考和交流,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公众的这种需要,有利于现代社会公共空间的建构。但是,微博也不是万能的,它的优势和特点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体现在对公共空间的消解。  【关键词】微博公共空间建构消解  一、公共空间与微博  公共空间也称作公共领域,由哈贝马斯提出。它是指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向所有公民开放这一点得到了保障。公民们以不受

2、限制的方式进行协商,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事务有聚会、结社的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①从哈贝马斯的定义可以看出,公共空间至少具备了以下几个特征:具有全民性、重视公共利益、较少受到政治权力的控制、可以自由表达意见。  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定的公共空间,它可以对权力机构进行监督,为公共利益服务,提高公众的参政意识和热情,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随着社会转型和改革深化,我国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公共空间的建构一方面有利于公众情绪的疏导和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也使得人们拥有了自己的传声筒,可

3、以自由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参政议政并实现自己的某些利益诉求。  在以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为代表的表达坏境下,公众的参与度比较低,此时的公共空间是以知识分子及社会精英为主体的上层公共空间,不具有公共性。网络的崛起使得公众有了自己的传播平台,但是网络的使用成本较高,使用者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技术和素养,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它的完全普及,减少了使用者的群体数量。而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容易上手,更加契合了公众的需要。微博的出现,虽然不是现代社会公共空间得以建构起来的唯一条件,却加速

4、了公共空间的建构步伐,使得公共空间的建构成为可能。  二、微博有利于公共空间的建构  微博的特征与优势决定了它能够建构起现代社会的公共空间。  1、草根性强、使用方便,全民参与性高  在微博上有被称为草根领袖的微博大V,他们不一定是专家学者,不一定是政治名流,也不一定是商界精英。但他们却能用自己独到的见解聚集大量的人气。这些意见和见解的表达,在传统媒体的表达坏境下难以充分实现,而微博却释放了他们信息表达的需要。任何人,只要有一个微博客户端,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布自己想要发布的信息,表达自己的意

5、见。相对于传统媒体,微博平台真正解放了公众,具有极高的全民参与性,而全民性是公共空间得以建构的一个重要条件。  2、微博重视公共利益  微博公共性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2011年以来,微博上的各种公益行动此起彼伏,例如邓飞的免费午餐、于建嵘的微博打拐、王克勤的大爱清尘等等。公众利用微博平台,转发消息、发布线索、与相关部门密切互动,展现了高度的参与热情,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救助。微博的公共性还体现在它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的转发和评论突出某个议题,进而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使之成为政府的政

6、策议题。如2013年3月23日到5月12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发生六起校园杀童案。借助微博的力量,政府随之出台相关政策。②而于建嵘在2012年底、2013年初发起的随手拍军车活动,则对社会丑恶现象进行了揭露,维护了公众的利益。  3、微博较少受到权力的控制,自由度较高  微博的出现,使得权力从传统媒体表达坏境下的主体社会精英,转移到了普通公众,增强了他们的自主性和表达欲望,意见的自由市场得以充分发展,思维的碰撞得以充分实现。权力的转移也使得公众敢于发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的各种意见,有利于真实民意的

7、充分表达。更为重要的是,微博不仅远离权力的控制,在某些时候,它还能反过来制约权力,监督权力。表哥杨达才的落马就是例证。而近年来,通过制度以外的渠道开展的微博反腐更是将微博的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自由地表达意见以及较少的权力介入,带来的将是多元舆论的发展,是对权力机构的各种约束,是真实民意的反映,也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有利于公共空间的建构。正如《2011上半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中所提出的那样,从传统大众媒体支撑政府话语权到微博等自媒体释放平民话语权,舆论不再完全按照权力设想的路线传播。③  三

8、、微博对公共空间形成部分消解  微博的特征和优势是一把双刃剑,在加速公共空间建构步伐的同时,部分消解着现代社会的公共空间。  1、全民参与性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  微博的参与性高,却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近年来微博上的虚假信息不断,谣言风生水起,网络推手、五毛党甚至具备了制造虚假舆论的力量。他们的存在,无疑有损健康舆论的形成以及真实民意的表达。一些微博用户为了出位,大量发表不负责任的信息,污染了微博环境和舆论生态。这些现象的存在,削弱了公共空间得以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