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涵顶进施工组织方案

箱涵顶进施工组织方案

ID:26254532

大小:119.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25

箱涵顶进施工组织方案_第1页
箱涵顶进施工组织方案_第2页
箱涵顶进施工组织方案_第3页
箱涵顶进施工组织方案_第4页
箱涵顶进施工组织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箱涵顶进施工组织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目录一、工程概况2(一)概述2(二)工程地质条件2二、施工方案2(一)总体方案3(二)各项目的施工工艺及方法4三、进度计划12四、施工安全控制措施13(一)人身安全13(二)便梁支座14(三)便梁养护14(四)纵移便梁14(五)箱涵顶进15(六)线路防护15(七)装卸便梁安全注意事项15(八)凿除顶进箱涵前钻孔桩16五、应急预案16(一)材料设备保障16(二)人员保障16(三)技术措施及抢修方案17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箱涵顶进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概述本工程位于京沪铁路下K1298+026.4处,与即有京

2、沪铁路夹角15。11’17”,该工程由四孔箱形框架桥和一孔套涵组成,组合形式为4x9.3m+4.55m并列组成,桥长69.87m,分三段施工(甲段顶进施工,长度为43.53m;乙段、丙段现浇施工,长度分别为18m和8.3m),工作坑在铁路南侧,箱涵编号从南京向上海方向依次为甲1、甲2、甲3、甲4、甲t。先顶进上海方向套涵,然后顶进甲4箱涵,再顶进甲1箱涵,最后顶进中间两孔甲2、甲3箱涵。本工程共需5孔D24便梁和3孔D16便梁,施工区域内京沪铁路上、下行线间距为4.85m,铁路线路为直线段,满足便梁架设要求。(二)工程地质条件1、地基土构成与特征

3、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现场勘测资料,各土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①层填土,杂色,松散。层厚0.6~1.6m。②层粘土,软~硬状,含铁锈斑点,层厚4.4~5.2m,σ0=180KPa。③层粉质粘土,褐黄~灰色,软塑状,中等压缩性,层厚7.2~8.0m,σ0=110KPa。④1层粉土,灰绿~褐黄色,硬塑状,夹少量粉性土,中等压缩性,σ0=200KPa。④夹层粉土,褐黄~草黄色,饱和,稍~中密,夹粘性土,呈透镜体状,σ0=100Kpa④2层粘土,褐灰~灰色,软塑状,夹少量粉性土,中等压缩性,厚度2.1~3.7m左右,σ0=100KPa④3层粘土,暗绿~灰褐,软

4、~硬塑状,中等压缩性,σ0=190KPa。fi=12KPa框架底面标高为北侧-2.818m,南侧-2.349m,处于③层,承载力为110KPa。2、地下水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根据勘察设计文件,场地表层地下水属潜水类型,补给来源大气降水,稳定水位深度在地表以下0.8~2.3m。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二.施工方案(一)总体方案该工程采用顶进法施工,工作坑设在铁路南侧,箱涵顶进到位后,为了防止路基土方塌方,预先在箱涵到位线上海方向和南京方向各设置一排(5根)直径1.2m挖孔桩防护路基。便梁支座采用条形钢筋砼支座和块形支座,制作条形基

5、础时3孔D16便梁需倒用2次,先制作上海方向2#条形基础,然后纵移3孔D16便梁到南京方向制作1#条形基础;顶进箱涵时须倒用5孔D24便梁3次,先架设上海方向,顶进甲t,再向南京方向纵移,顶进甲4箱,在纵移到甲1箱顶进甲1,然后再纵移便梁到甲1和甲4箱涵上,顶进和甲2和甲3箱。其施工流程如下: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箱涵顶进作业流程图制作路基防护桩制作便梁支座架设施工便梁安装顶进设备拉槽出土试顶装置观测设施记录观测数据顶进测量中线水平挖运土记录数据增加顶柱测量或纠编箱身就位道碴回填,更换轨枕纵移便梁便梁拆除恢复线路制作条形基础(二)

6、各项目的施工工艺及方法1.线路加固为了防止路基土方塌方,预先在箱涵到位线上海方向和南京方向各设置一排(5根)直径1.2m挖孔桩防护路基。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及铁路线路状态,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便梁支座在4、2、1道顶进甲1、甲4时采用条形钢筋砼支座;在3、5、7道和顶进甲t时用块形支座,条形支座采用2.0x16x1.5m的钢筋砼基础,块形支座采用4.0x2.5x1.0m的钢筋砼基础,线路两侧为2.5x2.5x1.0m,便梁支座在慢行开始后进行施工。1.1便梁支座施工块形支座采用C25铪,尺寸为:在线路两侧为2

7、.5x2.5m,深度1米,在两线间为4.0x2.5m,深度1米;条形基础为2.0x16m,深度1.5米。利用慢行时间进行施工,其检算资料如下:承载组合:重载列车+便梁自重+冲击荷载=300T,单个支座承载:300/4=75T基础承载面积:线路外侧:2.5x2.5=6.25m2两线间:4.0x2.5=10m2条形基础:2.0x16=320m2基底充许承载力:18.4T/m2,线路外侧基底应力:75/6.25=12T/m2<18.4T/m2两线间基底应力:75x2/10=15T/m2<18.4T/m2条形基础基底应力:75x6/320=1.4T/m2

8、<18.4T/m2符合地基承载要求支座在慢行开始后施工,支座基坑开挖深度为1米,由于在路基上开挖,土体密实,强度较高,因此决定采用垂直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