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表热烧伤的非手术治疗

眼表热烧伤的非手术治疗

ID:26255081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5

眼表热烧伤的非手术治疗_第1页
眼表热烧伤的非手术治疗_第2页
眼表热烧伤的非手术治疗_第3页
眼表热烧伤的非手术治疗_第4页
眼表热烧伤的非手术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眼表热烧伤的非手术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眼表热烧伤的非手术治疗【摘要】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在眼表热烧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79眼)眼表热烧伤非手术治疗的情况。结果Ⅰ度烧伤(68眼)、Ⅱ度烧伤(9眼)全部治愈,角膜透明;Ⅲ度烧伤(2眼)全部治愈,其中1眼留有角膜云翳,1眼留有角膜白斑;以上患者视力均得到提高。结论非手术治疗眼表热烧伤具有较好的疗效。【关键词】眼表;热烧伤;非手术;治疗眼表热烧伤是化工企业工人较常遇到的严重影响眼功能(包括视功能和容貌完整功能)的眼病。眼表的热烧伤从烧伤开始到瘢痕期结束是一个复杂的、较长的病理过程。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感染、坏死融解、眼内炎及瘢痕过

2、度增生,甚至穿孔、眼内容脱出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早期采取综合治疗体系非手术治疗也可获得满意疗效,兰州大学附属天浩医院2006年1~12月共收治眼表热烧伤患者41例(79眼),现总结资料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1例患者分别在三次事故中受伤入院,其中男37例(72眼),女4例(7眼);火焰伤30例,化工产品C4烫伤11例。其中Ⅰ度烧伤(68眼)、Ⅱ度烧伤(9眼)、Ⅲ度烧伤(2眼)。年龄最大52岁,最小24岁。1.2眼烧伤分度眼烧伤按Poper-Hall分度法[1]:(1)Ⅰ度为角膜上皮损伤,无结膜缺血。(2)Ⅱ度为角膜模糊,但能看清虹膜纹理,角

3、膜缘缺血少于1/3。(3)Ⅲ度为全角膜上皮缺失,基质模糊,虹膜依稀可见,角膜缘缺血1/3~1/2。(4)Ⅳ度为角膜浑浊,角膜缘缺血大于1/2。患眼伤后清理完异物后即可判定分度。1.3眼热烧伤分期根据病程将角膜的热烧伤分为3期[2]:(1)急性期:烧伤数秒至72h内,主要表现为结膜和角膜的急性坏死反应,症状表现为疼痛及眼部的刺激症状。(2)营养紊乱期:烧伤后3天~3周,主要表现为坏死组织的液化、自融,易合并感染。后期新生血管长入,部分组织恢复,反应逐渐减轻。(3)瘢痕期:烧伤3周后,角膜白斑形成、角膜血管化、睑球粘连、假性胬肉生长等。1.4治疗方法治疗

4、在早期即开始,争分夺秒。患者全部在30min内送到医院。就诊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结膜囊,并清除眼内异物。所有患者应用1%阿托品散瞳,每日1次,C4烧伤患者应用维生素C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内冲洗患眼,每日6次,并给予自家血2ml结膜下注射。对于睑球粘连的患眼每日表面麻醉,用玻璃棒分离后,创面涂抹红霉素眼膏。对于睑外翻的患眼用玻璃棒纠正外翻后,轻度加压包扎直至外翻轿正。预防感染:包括全身用药及局部用药。全身抗生素应用的同时,少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减轻局部反应。2结果结果Ⅰ度烧伤(68眼)、Ⅱ度烧伤(9眼)全部治愈,角膜透明;Ⅲ度烧伤(2眼)全部治

5、愈,其中1眼留角膜云翳,1眼留有角膜白斑;以上患者视力均得到提高。3讨论3.1及时救治兰州大学附属天浩医院地处化学工业城,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炽热的酸性或碱性化学物质等溅入眼内引起严重的眼前段烧伤事故日渐增多。本组41例中,因高温、高压化学物质喷出及火焰等速度快,眼睑来不及闭合,而使眼球烧伤,因此在该环境从事操作的化工工人佩戴防护眼罩不可忽视。如有条件应对他们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眼热烧伤后必须争分夺秒早期及时彻底冲洗救治,早期决定治疗方案,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要强调1h内的眼部冲洗,本组41例均在30min到达医院得到及时救治,故预后良好。3.2

6、维生素C的应用维生素C以高浓度存在于眼部的液体中。人眼房水中的维生素C浓度大约是血浆中的20倍。眼部的抗坏血酸大多是还原型,眼部的抗坏血酸的重要作用之一是通过清除由阳光辐射产生的自由基来防止氧化损伤。除此之外,另一重要作用是角膜在胶原合成过程中成纤维细胞摄取赖氨酸和脯氨酸,然后合成胶原肽链。而赖氨酸的羟化过程必须有抗坏血酸参与。因此在角膜修复的过程中维生素C有重要作用。3.3自身血清的应用自身血结膜下注射是一项治疗角膜营养不良的传统方法,它能起到稀释代谢产物,加速角膜周围血管网的恢复、改善角膜营养、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血清中含有γ2巨球蛋白能抑制人的

7、胶原酶从而抑制角膜组织的血融,同时血清中的抗体及免疫物质亦能起到防止感染的作用,血清中的营养物质直接被覆于损伤角膜表面使营养作用更充分,而促进组织再生。新近研究表明:人血浆中的纤维联结蛋白(FN)是一种高分子糖蛋白,它是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间粘连的重要因子,有助于角膜损伤的修复,它与同样存在于血清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血小板来源的生长因子(PDGF)以及所有的PDGF异构体相互作用,促进组织的修复及角膜细胞的迁移[3]。目前,纤维连接蛋白的生物胶作用已应用于临床上对角膜上皮缺损的治疗并收到良好效果。

8、3.4预防粘连局部1%阿托品散瞳,可防止虹膜后粘连。皮质内固醇激素的应用减轻眼内炎症反应及防止睑球粘连。笔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