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我国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ID:26271393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6

我国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_第1页
我国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_第2页
我国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_第3页
我国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_第4页
我国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精神科护士作为护理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服务对象为思维紊乱、行为异常、失去自知力的精神病患者。她们不但要履行专业的职责、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还要面对暴力袭击的危险,这对精神科护士的生理和心理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有文献报道精神科护士较其他普通科护士存在着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而她们身心健康状况的好坏与工作效率和患者安危有紧密联系。本文现就国内精神科一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探讨和建立相应的干预措施,为临床管理者缓解其心理压力和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1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态目前关于精神科护士心

2、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但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赵成香对50名精神科护士和50名综合科护士进行了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躯体化因子四个方面明显高于综合科护士,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鞠风等通过自己设计的调查表研究了精神科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发现精神科护士存在睡眠障碍、情绪低落、身体疲乏感、恐惧等心理问题。但也有文献研究显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杨长虹等对精神病院192名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精神科护士总分及因子分除躯体化与精神病性因子与普通人群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各因子均较普通人

3、群偏低。吴晓梅等对4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发现其总分、总均分及9个因子分的分值均低于国内常模组。2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2.1工作年限有关研究表明在短期内从事精神科护理专业对护士的心理健康无显著影响,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心理健康状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工作年限越长,心理健康状况越差。李翠芝等采用SCL-90问卷对云南省12个地州的13家医院的461名从事精神科护理的人员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工作10年以下的护士除躯体化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低于国内同年龄阶段常模,且除焦虑、阳性项目因子分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工作11~20年的护士除人际关系外

4、其他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同年龄阶段常模,且阳性项目、躯体化、抑郁、恐怖因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工作20年以上的护士除偏执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同年龄阶段常模,且存在显著性差异。2.2工作量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护理工作已从单纯执行医嘱转向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全面照顾,需要护理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劳动与精力。而精神科的病情观察不同于其他科室,需不停地巡视、细心地观察患者的言行从而掌握患者的心理,以避免一些差错事故的发生,这就导致精神科护士的工作量进一步加重。有研究报道: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和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使护士群体

5、中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25%~38%,20%~25%的护士具有焦虑情绪。2.3护理职业性质精神科护士直接接触的对象是病情复杂多变、行为异常、病态思维的精神病患者,他们随时可能出现消极行为等意外事件,并时常与护士发生心理冲突,导致护士高度紧张,担心自身的安全。其次,精神科护士夜班频繁,生活规律改变,加上夜班是患者病情加重,发生意外的高峰期,夜班护士必须精力充沛,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使得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很大。2.4工作环境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长期在不良环境中工作,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精神科病房大多数都采用封闭的管理模式,精

6、神科护士在工作期间经常接触的是失去理智、缺乏自知力,思维紊乱,有自杀、自伤、逃跑倾向,不配合治疗的精神病患者,护士长期处于这种高度紧张、缺乏有效的人际沟通、封闭的环境中,同样会感到压抑,容易导致身心疾病。杨秀梅等在调查中发现,引起精神科护士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中,护士自身安全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占18.2%;封闭式管理模式和工作环境单调占20.3%。刘士荣等研究表明,特殊的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劳动强度是造成精神科护士心理疲劳的主要原因,分别达87%、86%和80%。2.5社会支持目前精神科护士的社会地位较低,社会支持程度较差,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甚至有

7、时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常导致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增大,长久的压抑得不到适时的释放,最终导致身心疾病。陈金红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对53名精神科护士和49名综合科护士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研究表明精神科护士的社会支持程度明显低于综合科护士(t=22.133~23.072,P<0.05~0.01);精神科护士的孤独感高于综合科护士(t=2.804,P<0.01);社会支持度与孤独感有明显相关性(r=20.366~20.544,P<0.001)。由数据可以看出,缺乏社会支持是影响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3干预3.1提高心理素质精神科护

8、士应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心情不愉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