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一节运动系统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一节运动系统

ID:26272663

大小:743.87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8-11-25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一节运动系统_第1页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一节运动系统_第2页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一节运动系统_第3页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一节运动系统_第4页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一节运动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一节运动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案例分析在某教育局的网站上报到了某中心镇幼儿园开展幼儿拔河比赛活动的新闻。这则新闻说为了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锻炼幼儿身体,丰富幼儿的幼儿园生活,xx幼儿园于xx月xx日上午开展了幼儿拔河比赛活动。活动采取了男孩女孩比、班级比、教师参与比等多种形式,并曰热烈的场面、活跃的气氛得到了孩子和老师们的欢迎。问题:你能透过所谓的热烈场景认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吗?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幼儿园是不适宜开展诸如拔河、踢球、长跑等剧烈运动。其原因是什么?对孩子的生理伤害主要体现在哪里?现今托幼机构中实施的哪些

2、措施不符合孩子的生理特点?你能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卫生保健措施吗?第一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 与卫生保健【知识目标】熟悉人体八大系统、感觉器官的生理特点及主要功能。描述学期儿童八大系统、感觉器官的生理特点掌握学前儿童八大系统、感觉器官的卫生保健要点【技能目标】1、能依据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提出相应的保育措施。2、能指导幼儿园开展适宜的教育教学活动以维护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第一章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 特点及保育要点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感觉器官循环系统第一节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的生理特点

3、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生理特点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一、运动系统概述(一)骨和骨连接1、骨(1)骨的分类206块骨组成(成人)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2)骨的构造骨主要是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此外还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见图)骨的构造图片●骨质骨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膜覆盖在骨表面的一层结缔组织。学前儿童时期功能非常活跃,直接参与骨的生成,成年时转为静止状态。骨膜富有血管和神经,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骨髓位于髓腔和松质间隙内。学前儿童时期的骨髓称为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4、5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在椎骨、髂骨、肋骨、胸骨、肱骨和股骨的近侧端松质内,终生保留红骨髓。(3)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骨主要由有机质(有机物)和无机质(无机盐)构成。有机质赋予骨弹性和韧性。无机质使骨坚硬挺实。两种成分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学前儿童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怎样?青枝骨折?学前儿童有机质和无机质各占一半,故弹性较大,柔软,易发生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

5、,称为青枝骨折。书中提到的对点案例——儿童防青枝骨折成年人的有机质和无机质比例约为3:7,最为合适,因而骨具有很大硬度和一定的弹性,较坚韧,其抗压力约为15kg/mm2..老年人的无机质所占比例更大,较脆,易发生骨折。2、骨连结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形成骨连结。根据骨连结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1)直接连结如颅骨间的缝)或软骨(如椎骨间的椎间盘)直接连结,这种连结的活动范围很小或不能活动。(2)间接连结间接连结即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二)骨骼肌骨骼肌在人体内分布极

6、为广泛,约占人体体重的40%。每块骨骼肌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辅助装置,执行一定的功能,并且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分布。所以每块骨骼肌都可视为一个器官。二、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一)学前儿童骨的特点1、学前儿童骨的结构和成分(1)有机质多,无机质少——青枝骨折(2)骨髓中全是红骨髓学前儿童5岁前的骨髓全是红骨髓,造血功能强,有利于生长发育。5岁后,逐渐有脂肪增生,至成年期。(3)骨膜较厚学前儿童骨膜比较厚,血管丰富,这对骨的生长及再生起着重要作用。当学前儿童骨受到损伤时,因血液供应丰富,新陈代谢旺盛

7、,所以愈合比成人快。2、学前儿童几种主要骨的发育特点(1)颅骨:前卤门和后卤门颅骨随脑的发育而增长,可根据头围大小,骨缝及前、后卤门闭合迟早来评价颅骨的发育。前卤门是1—1.5岁时闭合。前卤门检查在儿科非常重要。前卤门早闭或过小多见于小头畸形;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前卤饱满表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和脑肿瘤等疾病;而前卤门凹陷则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后卤门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已很小或已闭合,最迟于出生后6—8周闭合。(2)四肢骨四肢骨增长,学前儿童的身高不

8、断增加,全部骨化后,骨的长度才不再增加。所以学前儿童时期骨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若学前儿童机体对钙、磷、维生素D不能正常吸收和利用时,会形成佝偻病。什么是佝偻病?(3)腕骨1、成人的腕骨共有16块,左右各8块2、新生儿的腕骨是软骨,出生后逐渐发育(见图)学前儿童腕骨的保育要点由于学前儿童腕骨处于逐渐骨化的过程中,手腕的负重能力差,力量不足,不要让孩子拎较重的东西,也可以通过锻炼以促进腕骨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如:拍皮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