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改错高考知识点总结

短文改错高考知识点总结

ID:26272877

大小:8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6

短文改错高考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短文改错高考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短文改错高考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短文改错高考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短文改错高考知识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短文改错高考知识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短文改错短文改错是集语法知识与语言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英语试题,是测试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比较客观的方式。它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对语言的评价与校正能力以及对词汇、语法和语篇三要素的把握能力。近四年高考短文改错的考查特点分析如下:2013新课标2014新课标2015新课标2016新课标ⅠⅡⅠⅡⅠⅡ甲乙丙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记叙文记叙文议论文记叙文议论文记叙文议论文话题我的爷爷下午茶的来历种植圣女果我的学校城乡对比失而复得如何度过暑假叔叔的经营之道我与父母文长10510410811410810710793121名词

2、121111111冠词111111111数词代词111112介词12121111连词21111形容词3221副词2122111比较等级1助动词和情态动词虚拟语气1时态语态121231111非谓语动词112221名词性从句1定语从句111状语从句1主谓一致1强调句倒装句由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短文改错的考查规律是:1.短文改错的语言材料通常取材于考生自己的作品或类似于考生的随笔,且话题常见,篇章结构的难易程度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即通俗易懂,基本上无生僻的语言障碍和怪、偏、难的语句结构。词数通常与书面表达

3、一样,也在100词左右。2.短文改错通常从词法、句法和行文逻辑三个角度设题,考查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3.错误类型有三种:多词、少词和错词。在总题量10个小题中,其比例一般为1∶1∶8,即1个多词、1个少词、8个错词。在错词中,多涉及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多词和少词主要涉及冠词和介词等。4.名词、冠词、介词和时态语态的误用或漏用是每年必考的语法项目。5.非谓语动词、代词、连词、形容词、副词和从句也是考查的重要内容,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也考查过一次。6.尚未考查到的有:数词、强调句和倒装句。但这些语

4、法项目也是短文改错的命题范围,同学们不要轻视。由以上命题规律探知识,未来高考的短文改错题,其难度、错误类型设置、文章长度不会有太大变化。考查更加注重语用功能,取材范围将更广泛,并注重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规范答题】第一步:通读全文。通读全文的目的是理解短文大意,找出其中逻辑方面的错误。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检查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是否合理,是否出现逻辑方面的错误,文章总体上使用的是什么时态,代词指代是否明确,上下文是否出现自相矛盾的地方等。第二步:字斟句酌。改错既要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拘泥细节的做法,又要避

5、免粗枝大叶、忽略细节的错误。在近几年的高考短文改错试题中,细节性错误占百分之七八十,所以做此类题时一定要仔细研究文章的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存在的问题,每一个单词都要斟酌一下是否使用正确。第三步:再读全文。这一步主要检查有没有语言不通、缺词漏词的现象,因果、转折或顺承等逻辑有没有问题,时态语态是否一致合理等。在这一过程中要将之前改不出来的部分再看一遍,检查常考的设错点有没有缺漏等,例如如果没有名词单复数或动词时态方面的错误,那么就要再通读原文查找是否出现了这方面的错误;通读时发现有设错点重复的,

6、也要加以改正。比如出现了两处冠词的错误,那么就要检查一下是否两个真的都错了还是哪个在改动上有误。【解题技巧】1.四要法(1)要浏览全文,把握大意。(2)要找出短文中的句号,把短文拆分成若干句子。短文改错不应按行去分析改错,而应以句子为单位进行断句改错。(3)要认真分析句子结构,从“多、缺、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错。(4)要重新通读自己改正过的文章,进行检查。2.四看法(1)看每行或每句有无“一致性”错误:①主谓是否一致;②指代是否一致;③修饰语与被修饰语是否一致;④前后时态是否一致;⑤单复数是否一致;

7、⑥并列连词and,or,but等前后的形式是否一致。(2)看每行或每句有无“搭配”错误:①动宾搭配;②动词与介词搭配;③介词与名词搭配;④固定短语等。(3)看每行或每句有无“词法、语法”错误:①冠词the,an,a误用;②非谓语动词的误用;③引导词误用;④形容词与副词误用;⑤时态、语态使用不当;⑥并列连词误用(and,but,or,so等);⑦名词单复数形式误用等。(4)看每行或每句有无“逻辑意义”错误,如按照上下文意思本该用push的地方用了pull。一、错误设置类型1.多词:多余的词,往往是结构词,

8、如冠词、介词、代词等。一种是根据涉及的名词、动词的特点、搭配和含义判断是否多了冠词、介词或副词。另一种是根据全句的结构和意义,判断是否多了连词或其他词。(如下表)命题角度考点解题思路名词冠词抽象名词、物质名词泛指时是否多了冠词动词介词及物动词后受母语影响是否多了介词不定式to不定式前是否多了应该省略的“to”时间状语介词时间状语中是否多用了介词形容词、副词比较结构形容词、副词比较结构中是否多了相似词固定搭配惯用法固定搭配是否“画蛇添足”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