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政策之我见

中国能源政策之我见

ID:26275082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5

中国能源政策之我见  _第1页
中国能源政策之我见  _第2页
中国能源政策之我见  _第3页
中国能源政策之我见  _第4页
中国能源政策之我见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能源政策之我见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能源政策之我见摘要: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问题是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问题。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能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能源短缺的问题随之产生。结合统计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了造成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解决建议。  关键词:能源;政策;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能源作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稀缺性。由于新能源的开发和生产需要巨大的投入和较长的周期,其替代品较少,因此能源的供给在一段时间内比较稳定;而能源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对其需求有增无减,需求的增加将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造成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根据计算,为了保证GDP年均增长7%以上,我国面临能源供应保持每年递增4%左右的压力。到2050年,能源年消耗量将达到标煤38亿t(相当于2000年的3倍),成为世界第一能耗大国。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能源发展的问题,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将受到能源短缺带来的价格波动的影响,这势必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增长。  对于能源的短缺问题,有许多人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附属品",但实际情况真的那么简单吗?下面我们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1、从需求方面进行分析    1.1中国工业化、

3、城市化阶段对能源的依赖性  (1)近几年工业发展情况表明,中国工业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即重工业化阶段。2002年,景气指数居前的机械、汽车、钢铁等重工业化行业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重工业单位增加值的能耗明显高于轻纺工业,这是近年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明显提高的重要因素。  (2)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城镇人口平均年消耗能源为农村的3.5倍,如果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将增加1300万城市人口,能源供应也需相应增加。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进入新的结构升级阶段,如

4、每千人拥有汽车数量提高、家用电器拥有率提高等,都使人均能耗呈增长趋势。  (3)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来看,中国正成为世界制造基地之一。由于进出口结构不同,单位进口价值与单位出口价值的能源消耗不同,形成了国际间能源需求的转移。随着进出口量的增加,在国际贸易中能源需求向中国转移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1.2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能源的浪费  回顾20年的发展,我国仍然采取的是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扩张和外延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2001年,全国能耗费用支出达12500亿元,占GDP的13.5%,而同期美国只占7

5、%。中国11个高能耗产业的33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6%左右,这些部门每年多耗能约2.3亿t标煤。此外,中国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GDP的3%~7%。这样的发展方式必然造成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上升,同时也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从另一个方面减少了我国可利用的资源的数量,造成资源供给的严重不足。  1.3能源的使用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浪费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的国家,能源的消费远远偏离当前世界以油气燃料为主的基本趋势。我国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构成为煤炭占73.5%,原油占18.6%,天然气占2.2%,水电占

6、5.7%。煤炭高效、洁净利用的难度远比油、气燃料大得多。而且我国大量的煤炭是直接燃烧使用,用于工业锅炉、窑炉和采暖的煤炭占47.3%,用于发电或热电联产的煤炭只有38.1%,而美国为89.5%。此外,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也不合理,电力占终端能源的比重明显偏低,国家电气化程度不高。    2、从供给方面分析    2.1国际局势的影响  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造成能源供给的波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从1993年由一个石油出口国变成一个石油进口国之后,原油紧缺问题就一直存在。目前中国每年要进口7000

7、万t石油,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市场上一个重要买家。随着中国石油消费量的显著增长和对国际市场依赖的加深,一旦受到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冲击,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就会受到影响,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能源供需的不平衡。  2.2能源工业产业升级受到阻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放松市场准入管制,迅速提高了能源产量,缓解了我国能源紧缺的矛盾,但是低水平的规模扩张影响了能源工业的正常发展。小煤窑、小火电过多,导致煤耗高、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加剧。从表面来看,我国当前能源供应紧张与关闭一些小煤矿、小火电导致煤炭产量和发电量下降

8、有关,实质是从规模上提高了能源生产的准入标准后,我国能源工业不能在较高的技术水平上保证我国能源的供需平衡,即能源工业的产业升级受阻。3应当采取的相关措施    由于能源的开发和生产需要高强度投资和较长的周期,而节能和环境效益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单独依靠市场通过价格杠杆来调整供需是不能有效解能源问题的。这就需要国家通过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革能源供销机制,实现能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