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

ID:26279024

大小:2.97 MB

页数:116页

时间:2018-11-25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_第1页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_第2页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_第3页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_第4页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Thebasictheoryofthetourismplanningandexploiting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导读:区域经济学理论基础旅游学人类学理论地理学理论基础社会学理论基础本章主要讲述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结构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念增长极理论竞争力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旅游系统理论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一、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板块(一)经济理论板块(二)环境理论板块(三)人文理论板块(四)规划理论板

2、块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四大层面提出人:吴人伟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板块(横向)旅游规划与开发经济板块理论人文板块旅游规划与开发环境板块的理论规划板块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管理学等主要研究旅游资源分配、旅游生产、旅游加工、旅游服务的生产过程,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效益和效用关系旅游地理学旅游生态环境学风景园林学旅游工程学等旅游现象在地球表层的分布规律,旅游者与自然界的关系,旅游者与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旅游项目的关系游憩学、旅游政策学旅游法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关系旅游的价值取向和吸引力

3、品位的塑造以前三为理论基础当代系统科学、管理学、未来学、计算机科学为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技术和手段学科课程研究方向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四大层面(一)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研究方法的理论(二)关于旅游系统及其发展理论——理论基础(三)关于旅游规划的理论——旅游规划评价理论、预测理论、模拟理论、决策理论(四)旅游规划实施理论——内容与实施行动的关系、本质和规律旅游规划内容的有关规定国家建设部、计委有关风景名胜区规划(GB50298-1999)内容要求;林业部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内容;国家旅游局旅游规

4、划通则(GBT18971-2003)内容要求。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10月26日国家旅游局令第12号)国外旅游规划主要思想方法1、综合法:考虑区域与环境背景,进行综合的规划分析;2、系统规划法:确定目标、收集和分析市场与资源数据,制定战略,决策;将控制论和系统论引入旅游规划,并引入动态规划、非线性规划理论。系统规划法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开发计划、监控系统、反馈系统和校正系统、重新规划过程。3、社区法将旅游业看作一个社区产业,并构筑一个社区生态模型。社区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构成食物

5、链的基础,过分的所取会导致植物的减少和自然的退化;社会居民被看作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作为社区吸引物的重要组成。这样吸引物、游客、旅游业和社区居民就构成一个有一定功能的生物链型的生态系统。这种规划方法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决策。国外旅游规划主要思想方法4、门槛分析法该方法最初应用形式是城市发展门槛分析,是综合评价城市发展可能的综合规划方法。将资源分成两类,一类是随着需求增加容量成比例增加;另一类是容量只能跳跃式增加并产生冻结资产现象。认为旅游发展中给水条件是属于第二类型,这个一定限度便是供水量发展的门槛,在跨越门槛

6、的建设后入不在继续增容利用,便会产出剩余容量,导致资产冻结,大大降低方案的经济效益。国外旅游规划主要思想方法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一、区位与空间结构理论二、消费者行为理论三、竞争力理论四、旅游生命周期理论五、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六、可持续发展理论一、区位与空间结构理论(一)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和内涵1.区位理论(Theoryoflocation)2.空间结构理论(二)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意义1.确定旅游地的市场范围(主题公园案例)2.确定旅游地的等级3.制定旅游地的均衡布局模式一

7、、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区位理论产生的背景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区位理论研究的实质是生产的最佳布局问题,即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使得生产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区位理论的内涵区位论对旅游规划的指导作用:(1)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候要做到突出特色,寻求地域差异性优势。(2)根据旅游资源价值高低、区位条件优劣、区域经济背景好坏,采取不同的旅游发展战略。市场竞争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一区位理论产生的背景工业化大生产之前就地生产就地消费工业化大生产之后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区位选择的关键性生

8、产力低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一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理论萌芽时期(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初期)古典理论时期(19世纪20年代-20世纪初期)近代理论时期(20世纪20年代-40年代)现代理论时期(20世纪40年代至今)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区位理论萌芽时期(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初期)《政治经济因素》英国斯秋阿特(JSteuart)1767年“地租和水陆运费对区位的影响”英国亚当斯密(AS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