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缺陷与变革--兼论构建金融监管的激

存款保险制度:缺陷与变革--兼论构建金融监管的激

ID:26288983

大小:97.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1-26

存款保险制度:缺陷与变革--兼论构建金融监管的激_第1页
存款保险制度:缺陷与变革--兼论构建金融监管的激_第2页
存款保险制度:缺陷与变革--兼论构建金融监管的激_第3页
存款保险制度:缺陷与变革--兼论构建金融监管的激_第4页
存款保险制度:缺陷与变革--兼论构建金融监管的激_第5页
资源描述:

《存款保险制度:缺陷与变革--兼论构建金融监管的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存款保险制度:缺陷与变革--兼论构建金融监管的激存款保险制度的变革首先应是对金融监管的基本指导思想的变革。新的金融监管哲学应从“他律”向自律,从外部干预向内部激励上转变。金融监管的终极目标不应是确保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倒闭,而应是促进金融部门形成高尚的伦理与职业道德标准,鼓励市场约束机制发挥作用并弥补它的不足。  存款保险制度的缺陷分析  银行本身是为弥补社会资金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实而出现的信息中介,但存款人和接受存款银行间仍然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使存款人无法全面了解后者的真实经营状况和风险承受度,也就无法对众多银行作出正确的选择:将存款从不良银行取出,转存入经营

2、稳健的银行。而相关信息的稀缺性使得要作出正确的选择就要花费一定的信息成本。当社会公众不愿或无法承担这种信息成本时,只能或是不进行选择,或是进行盲目的选择,结果常常是挤提:越来越多的存款人根据传言而纷纷取出存在某家银行中的存款,最终使这家银行发生支付困难,而这又导致更多的存款人挤提,结果可能是银行倒闭。  挤提对金融业的打击十分巨大,因为银行在确保储蓄向投资转化、执行央行的货币政策、维持整个社会的支付与清算体系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挤提将迅速减少货币供应量,导致信贷收缩和实物经济的萎缩,扰乱正常的生产和消费计划;还有观点指出,挤提影响了银行的信贷分配功能和降低了其作为信用中

3、介的效率,而一家银行的无力清偿又对整个体系的运转都会产生巨大的负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如政治不稳定和公众发生全面信心危机时,挤提常常发展成为恐慌,触发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1929#0;1933年间的美国和1995年的墨西哥即证明了这一点,而1997年的泰国金融危机中,当局所极力想防止出现的现象也包括存款人挤提。  因为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当某个主体能够不对其行为的所有后果承担完全责任时,就可能产生道德风险。旨在对银行存款提供保护和对危机银行进行救助的存款保险制度(DepositInsuranceSystem,DIS)会激化全面的道德风险和导致逆淘汰,这是存款保险制度的根本缺陷。导

4、致这些缺陷的原因在于,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了错误或不兼容的激励机制,而正确的激励机制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方面要使当事各方能因做得正确而获得回报,另一方面是使当事各方承担做错所导致的成本。存款保险制度错误的激励在下列几方面体现出来:  一、存款者的道德风险  受益人#0;#0;存款者对存款保险公司和外部社会存在的道德风险,这也是保险制度固有的缺陷。假如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因为存款可能因银行的倒闭而血本无归,银行的存款者会积极对银行的风险和经营状况进行了解与分析,并据此对银行进行监督与制约。存款者主要通过三个手段:一是纷纷将存款从高风险银行提取出来,使银行抛售资产,发生流动性危机;二是在

5、同业市场上通过提高拆放利率、缩短拆出期限等方式对不良银行进行市场制裁,这由机构存款者来执行;三是西方国家的有关法律一般规定,当一家公司的资本在急剧下降时,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的所有者充实公司资本,否则债权人有权对该公司申请破产清算。  存款保险制度所提供的错误的激励机制把存款人的监督责任转移给了存款保险公司。但它不仅仅使被保险的存款人失去了关注银行风险状况的动力,而且还使其他债权人的警惕性也会下降,因为银行的相当大部分负债是受保护的存款,这部分负债的稳定和存款保险公司在背后的支持已足以使银行不会轻易倒闭,则那些不受保护的债权人实际上也相当安全。此外,存款保险制度减小了广大公众对

6、金融监管机关的监督,这一点也具有很大危害性。  二、银行的道德风险  投保人#0;#0;银行对存款保险公司和广大存款人存在的道德风险。这其中又包含两个层次:  1.银行的所有者对债权人和外部社会的道德风险。  金融市场上众多的金融工具使银行所有者能够在让银行承担过度风险的同时,通过投资分散化来消减自身的总体风险水平。这就使银行所有者们产生了承担风险的冲动。而多数银行的组织性质为有限公司制,这为风险操作提供了进一步保障。  有限公司制度产生的目的在于促使更多的社会资金向投资转化,而且数百年的实践经验已证明,这一革命性的企业制度在促进资本积累和社会再生产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

7、用。然而客观上,这一制度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就是增大了企业所有者的风险偏好度。因为它使企业所有者以自有资本为抵押,从企业的债权人处获得了类似于看跌期权的权力,这样在企业的自有资本价值不断下跌时,用借入款来从事风险巨大的业务所获收益将远大于已经固定的资本损失。但是,有限责任公司制的这种副作用会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因为银行所有者会始终面临来自债权人的监督,对于高杠杆比率经营的银行而言,来自债权人的威胁已足以使银行所有者非到万不得已,或自信有高超的隐瞒能力时,不愿轻易追求过度的风险。  然而,存款保险制度使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