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与实践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与实践

ID:26293075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5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与实践  _第1页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与实践  _第2页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与实践  _第3页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与实践  _第4页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与实践  _第5页
资源描述: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与实践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与实践摘要利用雨水集蓄技术,充分发挥雨水在干旱地区的作用,是解决干旱缺水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重要途径。分析当前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效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以为该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雨水集蓄;工程模式;效益;存在问题;建议    葫芦岛市连山区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是干旱缺水的山丘区。地表水系少,地下水资源埋藏不均,降雨在时空上分布不均,多集中在6—8月。多年平均降雨量在500~700mm之间。由于山区地势落差大,降雨大多流走,水土流失严重,“三年二头旱,十种九不收

2、”是当地干旱缺水情况的真实写照。特别是3年连续大旱,有些地区人畜饮水也非常困难。  干旱缺水使该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十分单一,经济作物很少,商品经济不发达,广大农民生活十分贫困。为解决缺水问题,连山区水利科技人员,探讨降雨蓄集利用技术,以充分利用雨水,有效改善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在反复实践及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取得显著成效。  1雨水集蓄利用的工程模式  所谓雨水集蓄利用就是通过工程措施,拦蓄夏秋之水,再用节水灌溉方式进行春天的耕地[1]。主要工程模式有:修建塘坝、方塘;打大口井、水窖、闸沟等。工程投资

3、小,建设周期短,利用方便。  2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效益  (1)解决干旱缺水山区的基本生存问题。集雨工程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农村饮水困难和贫困农户的温饱问题。连山区大多是望天田,作物受气候左右,雨水决定丰歉,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由于进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利用所蓄集的雨水进行补充灌溉,从而解决了农作物“卡脖子旱”的问题。  (2)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山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2]。雨水集蓄工程的实施,使当地农业种植结构从传统、单一的粮食种植向粮、果、菜、花等综合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从单一的种植

4、业,向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3)减少水土流失。首先,减少地表径流,因而减轻对下游土壤的侵蚀,同时集雨截流能有效地拦截流失水土;其次,雨水集蓄利用与坡改梯田等小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  (4)有利于小流域综合治理。通过开展降雨集蓄利用技术,该地区水源得到了保证,群众争相承包荒山荒坡植树、种草。不仅收入可观,而且还能有效促进水保、绿化工作的开展,这对减少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和保护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下游的防洪负担。

5、集雨截流分担上游来水压力,有利于防洪。  (6)可减少灌溉对地表水、地下水的依赖,有利于充分利用水资源。  3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工作的做法  雨水集蓄利用在西南地区之所以能很快地发展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组织领导。县(区)、乡(镇)成立相应的领导班子,负责对项目进行实施。由水利厅牵头,区计委、财政厅、扶贫办、农业局、科委等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抓好此项工作。各级水利部门建立省(区)、市、县、乡4级技术推广网络体系,负责对此项工作技术进行指导,总之,在组织措施上,各市、县的制度

6、健全,方法得力,成效显著。  (2)给予资金扶持。按照群众自力更生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原则,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全区对雨水集蓄利用采取不同的补助标准,为保证补助资金真正用在工程建设上,采取以物代资的补助办法,对农户发放水泥、灌排设备等实物,不拨资金[3]。对于发展雨水集蓄利用所用的水泥、灌排设备等实物,政府采取统一采购办法,保证雨水集蓄利用资金专款专用。  (3)制定一整套办法,加强项目管理,以对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持续开展。  (4)用政策调动群众积极性。一是结合农村经济体

7、制改革,明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谁建、谁有、谁管、谁用”的政策,允许继承转让,有的还颁发产权证,鼓励农民在房前屋后和承包地建窖蓄水,发展生产。二是实行多干多补、少干少补的政策。群众积极性高、工程建的多的乡村,补助多;群众积极性不高的乡村补助就少。三是先贷后补、先干后补。工程竣工通过验收后,补助才到位。  (5)加强宣传。全区充分利用省、市、县3级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必要性和技术特点等,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重要性。各种雨水集蓄利用示范点又使群众看

8、到雨水集蓄利用的效益,积极性空前高涨。  4雨水集蓄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服务力度不够。由于雨水集蓄利用工作面广、量大,前期工作经费缺乏,技术指导和服务力度明显不够,有的地方工程布局及地址选择由群众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而定,雨水集蓄利用无统一规划;有的地方缺少技术人员指导,施工中出现问题,轻则造成工程漏水,重则工程坍塌。  (2)管理不善。只“建”不“管”,使许多工程废弃。  (3)田间节水配套设施少。由于资金有限,雨水集蓄利用的重点在集雨上,节灌上投资不多,除个别示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