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优9号水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甬优9号水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ID:26294073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5

甬优9号水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_第1页
甬优9号水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_第2页
甬优9号水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_第3页
甬优9号水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_第4页
资源描述:

《甬优9号水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甬优9号水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阐述了甬优9号水稻的产量表现及其特征特性,并从适期播种与培育壮秧、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甬优9号;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浙江省嵊州市现有水田面积2.52万hm2,水稻种植面积1.89万hm2,其中单季稻种植面积1.75万hm2。随着农田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水田作物种植由原来的三熟、二熟粮食为主调整到现在以“经济作物—水稻”两季作物为主的农田种植模式,水稻复种面积减少,单季稻种植面积增加。要稳定粮食总产

2、,确保粮食安全,提高粮食自给率,必须提高水稻单产。  嵊州市于2005年从宁波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引进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甬优9号,经过5年的试种、示范和推广,该组合表现为:须根发达,分蘖呈扇形,茎秆健壮,基部节间粗,剑叶挺直,叶色青绿,生长旺盛,抗倒性好,熟相清秀;穗长弯钩型,穗型大,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1,2]。2009年该组合推广面积达2800hm2,成为嵊州市的单季晚稻的当家品种(组合)。    1产量表现    甬优9号在嵊州市经过多年试种、示范和推广,均表现高产稳产。2005年

3、开始引进试种,在鹿山街道上舍村一农户种植1333.33m2,产量9375kg/hm2,比对照协优9308的产量7575kg/hm2增产1800kg/hm2,增幅23.8%。2006年国家南方稻区区试,嵊州市安排在甘霖镇孔村,经验收,平均产量为9871.5kg/hm2,比对照协优63增产20.7%。2006年甘霖镇孔村示范种植4840m2,平均产量9675kg/hm2,其中一农户种植的820m2,产量达10.205t/hm2;2007年在甘霖镇孔村示范面积5.35hm2,平均产量8538kg/hm2,其中一农户833

4、.33m2,经嵊州市农技推广中心验收产量10.257t/hm2;2008年崇仁镇赵马村一农户946.67m2,经验收产量为10.239t/hm2;2009年甘霖镇水路畈村一农户,种植2133.33m2,产量10.242t/hm2。2007年全市推广面积666.67hm2,2008年为1666.67hm2,2009年达2800hm2。    2特征特性    甬优9号属中熟偏迟单季籼粳杂交稻,在嵊州市作单季晚稻栽培,5月下旬播种,6月20日前后移栽,9月上旬齐穗,10月中旬成熟,全生育期147~155d,适宜嵊州市作

5、单季晚稻种植。属半矮生株型,须根发达,茎秆健壮,基部节间短;叶色青绿,剑叶挺直,叶片狭、长、厚、挺,叶角小,叶色前深后淡,转色顺畅;生长整齐,长势旺,熟相清秀。穗粒结构协调,穗型大,稻穗呈弯钩型,谷粒中长,椭圆型,着粒较稀,稃尖无色,穗顶有芒,株高125~140cm,分蘖力中等,穗长24~28cm,有效穗数165~25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203~245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6.0~27.5g,谷色黄亮。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7年米质检测,整精米率72.7%,长宽比2.6,垩白粒率

6、12%,垩白度1.4%,透明度1级,胶稠度75.0mm,直链淀粉含量16.8%,米质指标达到国际及部标优质2级标准。米饭松软,适口性好,易煮,适合嵊州市居民的口味。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2004~2005年抗性鉴定,较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后期功能叶寿命长,转色好。经过5年种植推广,纹枯病发生较轻,未见稻瘟病、白叶枯病,但易感稻曲病。3栽培技术    一是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单季晚稻适宜播期为5月25日至6月15日,秧田播种量90kg/hm2,用使百克浸种,以预防种传性病害的发生。一叶

7、一心期喷200mg/kg多效唑,秧田管理实行肥水双促,注意防治稻蓟马、稻飞虱,秧龄20~22d移栽。本田用种量9kg/hm2,密度27cm×27cm,双本插。二是肥水管理。大田施纯氮180~210kg/hm2,氮∶磷∶钾比例为1.0∶0.6∶1.0。氮肥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4∶4∶2;钾肥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2∶4∶4;磷肥主要作基肥施用。蘖肥在栽后14d分2次施完,穗肥在剑叶全展期施入[3,4]。该组合对钾的需求量较大,因而要适当增加钾肥的施用量,特别是在施用穗肥时,要重视增加钾肥的后期施用。采用节水好气

8、灌溉法,栽后7d及14d各放干田水轻搁1次,有效分蘖终止期“搁田”,以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孕穗至抽穗期薄水养胎,灌浆成熟期干湿交替,活水养稻到老。该组合是大穗型,在水浆管理上要防止后期断水过早、田土发白而影响灌浆结实,造成减产和影响米质。三是病虫害防治。严防稻瘟病、白叶枯病、细条病、稻曲病、螟虫、稻飞虱,尤其需抓好分蘖前期的稻飞虱防治工作。该组合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