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开音1号穴配合颈夹脊穴治疗声带小结25例临床观察

针刺开音1号穴配合颈夹脊穴治疗声带小结25例临床观察

ID:26296776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5

针刺开音1号穴配合颈夹脊穴治疗声带小结25例临床观察  _第1页
针刺开音1号穴配合颈夹脊穴治疗声带小结25例临床观察  _第2页
针刺开音1号穴配合颈夹脊穴治疗声带小结25例临床观察  _第3页
针刺开音1号穴配合颈夹脊穴治疗声带小结25例临床观察  _第4页
针刺开音1号穴配合颈夹脊穴治疗声带小结25例临床观察  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刺开音1号穴配合颈夹脊穴治疗声带小结25例临床观察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刺开音1号穴配合颈夹脊穴治疗声带小结25例临床观察李迎春,龚慧涵,陶波,郭华民【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开音1号穴配合颈夹脊穴治疗声带小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声带小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以针刺开音1号穴配合颈夹脊穴3~5为主治疗,对照组以口服金嗓散结丸治疗。2组均以20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愈显率为5600%,对照组为363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也有所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2、。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对症状积分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病例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针刺开音1号穴配合颈夹脊穴为主治疗声带小结是临床安全有效的治法。【关键词】声带小结/针灸疗法;穴,开音1号;穴,颈夹脊声带小结为声带良性增生性疾病的一种[1],属于中医学喉喑的范畴,为嗓音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声音嘶哑为主要症状。本病主要见于职业性嗓音工作者,如教师、营业员、话务员、演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我们采用针刺开音1号穴(经验穴)[2-5]配合颈夹脊穴为主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2005~2009年采用本法和中成药治疗进行对照研究的观察结果报道如

3、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7例声带小结患者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两组年龄在18~55岁,病程在3个月以上,采用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5例,男10例,女15例;平均年龄(3417±1254)岁;平均病程(678±421)月。对照组22例,男8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89±1107)岁;平均病程(754±513)月。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有关慢喉喑(声带小结)的诊断标准。病史:有用声不当或用声过度病史。

4、症状:主症为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可伴有咽干、发音时疼痛、喜清嗓等次症。检查:间接喉镜检查或电子纤维喉镜检查可见声带游离缘前中1/3交界处局限性隆起或结节样突出。发音时声门闭合不全呈沙漏样。症状和体征评分按无、轻、中、重4级计分:其中主症声音嘶哑和声带充血按0、2、4、6分计分,次症咽干、发音时疼痛、喜清嗓按0、1、2、3分计分,无声带小结计0分,有声带小结计4分。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采用针刺开音1号穴配合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穴位定位标准:开音1号穴位于颈部喉结旁开1寸(同身寸),即甲状软骨切迹向外旁开1寸,也即紧贴甲状软骨外侧缘。颈夹脊穴:位于棘突下旁开1寸,一般针刺颈夹脊

5、3~5穴。合谷穴: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本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操作方法:①常规消毒颈侧皮肤,取1寸毫针针刺开音1号穴,用雀啄进针法,针刺入皮下后,再进针时用呼吸补泻手法分次进针,紧贴甲状软骨外侧缘,边捻转(捻转角度不得超过30°)边缓缓向深处直刺,刺入约1寸。②常规消毒颈背部皮肤,用1寸毫针,约在颈椎旁开1寸处,刺入颈3~5处棘突,刺入深度为1~15寸,以患者同侧手臂出现放电样感觉为佳,双侧同时针刺。③合谷穴:在患者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针一侧手即可。针刺治疗隔天1次,每次留针30min,期间行针3次。20d为1个疗程。  132对照组采用中成药金嗓

6、散结丸(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治疗,每次6g,每天3次。20d为1个疗程。  14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有关慢喉喑(声带小结)的疗效判定标准。痊愈:声音恢复正常,喉部检查正常,声时大于19s。显效:症状、体征总积分改善2/3以上。有效:症状、体征总积分改善1/3以上。无效:20d内症状体征无改善。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平α=005。  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表1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

7、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也有所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对症状积分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表1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x±s)  222组临床疗效比较表2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表22组临床疗效比较N(p/%)  23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