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例急诊抢救临床分析

380例急诊抢救临床分析

ID:26302473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6

380例急诊抢救临床分析_第1页
380例急诊抢救临床分析_第2页
380例急诊抢救临床分析_第3页
380例急诊抢救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380例急诊抢救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80例急诊抢救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抢救患者的发病年龄、疾病种类及死亡原因分布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间380例急诊抢救病例。结果急诊抢救患者的发病年龄主要于中青年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疾病种类居前3位的是创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结论加强急诊抢救,加强创伤外科的救护与普及公民急救知识和技能是提高急诊患者救治水平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关键词】急诊抢救;创伤;脑血管病;心血管疾病  ??  ?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attackagesandclassificationofthediseases

2、anddistributionofthedeathreasonsforthepatientsrescuedbytheemergencytreatment.MethodsRetrospectivelyanalyze380casesoftheemergencytreatmentfromJanuary2003toJanuary2008.ResultsThepatientsrescuedaremainlyMiddleAgeandYouthandagedafter60,Andthetopthreeprevalenceofdiseasesaretheergencytreatment

3、andpopularizingtheknoergencytreatmentforincreasingtherescuelevelanddecreasingthedeathrateofthediseases.?  【Keyergencytreatment;in)1.4死亡原因构成情况,见表3。?    2结果?  急诊抢救患者的发病年龄主要于中青年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疾病种类居前3位的是创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380例急诊抢救成功295例,占77.63%,死亡85例,占22.37%,位于前3位的死亡原因依次为脑血管病、创伤、心血管疾病。?  3讨论?  急症抢救患

4、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以青壮年和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最高。青壮年活跃在劳动生活第一线,接触有害、危险因素的机会最多,成为急症的高发人群符合其工作生活特点。目前我国已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机能衰退,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可存在多系统潜在疾病,加之人口寿命的延长,增加该人群发病机会。?  当前社会,由于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迅速发展以及城市流动人口的剧增,从而使创伤跃居急诊病谱首位,虽然在各种死因中,创伤占第4位或第5位,但在青壮年中,创伤却是首位死因,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2],其中又以车祸、坠落伤、刀刺伤为主。受伤部位以颅脑伤、四肢骨折及胸腹部伤占多数。男性

5、多于女性,且大部分为青壮年,主要为严重颅脑损伤、多发伤、创伤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因此要求急诊科必须建立和改进急诊手术模式,以最短的时间集中相关专业手术人员进行手术,同时要求急诊科必须配备相应的手术设施,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率。这是现代急诊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急性脑血管病以脑出血为主,大部分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短时间内脑损伤达高峰状态,急性期病死率高。本组病例中,脑血管疾病死亡者33例(38.82%),居首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脑卒中是目前中国人群主要的死亡原因。脑卒中的高死亡率和致残率,每年都消耗大量的健康资源,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已

6、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急性中毒以急性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镇静安眠药类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及氰化物中毒为多见,经综合抢救治疗多数患者脱险。应加强对年轻人的相关教育和引导,培养良好的社会习惯,保持健康心态,避免酗酒等。一氧化碳中毒多发生秋末初冬,大多数为外地进城打工及郊区农民,对这部分人员要进行完全意识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